红土地上振兴路:苗木基地变身研学“最美课堂”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红土地上振兴路:苗木基地变身研学“最美课堂”
文章图片
江西共青城市泽泉乡潘家湾研学旅行营地一隅 。 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网江西共青城12月17日电题:红土地上振兴路:苗木基地变身研学“最美课堂”
作者程前胡晓敏
阳光照射在一片草坪上 , 孩子们在草地里欢快地奔跑 , 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围在火炉旁煮上一壶热茶 , 吃着烧烤 , 慢品生活 。
这里是江西共青城市泽泉乡潘家湾研学旅行营地 , 原本是一片占地3000余亩的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基地 , 后经提升改造 , 增设了农、文、旅项目 , 将绿意盎然的大自然变成了集休闲、研学、旅游于一体的“最美课堂” 。
红土地上振兴路:苗木基地变身研学“最美课堂”
文章图片
江西共青城市泽泉乡潘家湾研学旅行营地 , 3000亩绿色大自然变成研学“最美课堂” 。 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供摄
红土地上振兴路:苗木基地变身研学“最美课堂”】“这里离九江市区不远 , 开车过来30分钟就到了 , 周末带着小孙子来玩一下 。 ”退休两年的九江市民张冬林说 , “孩子们也喜欢亲近大自然 , 这个研学基地可以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 边玩边学 , 开阔视野 。 ”
“当自然与乡愁结合 , 可以让研学课堂更为开阔 , 从而推动研学游从单一的‘参观式’向以体验为主导的‘沉浸式’过渡 , 把人留下来 , 为乡村聚人气 ,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 ”潘家湾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驰表示 , 潘家湾研学旅行营地立足于资源优势和整体规划 , 围绕青少年研学配置了生态餐厅、生态蔬菜种植基地、森林牧场等配套项目 , 引导青少年近距离接触乡村 。
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 吸引中小学生来到田间地头进行采摘 , 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 积极参加劳动实践;200亩水库养殖着多种鱼类 , 让学生们开展渔业研学 , 为成为游客提供垂钓娱乐;万亩草坪、手工作坊、小型游乐场 , 让城里的孩子们回归自然 , 融入自然 。
“我们今年10月试营业 , 团建的订单排到了明年 。 ”张驰表示 , 目前潘家湾研学旅行营地成为当地体量和规模最大的户外研学场所 , 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研学 , 餐厅可容纳500人就餐 , 营地被列为九江市重点文旅项目 , 并被评为九江市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共青城市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 。
红土地上振兴路:苗木基地变身研学“最美课堂”
文章图片
游客在江西共青城市泽泉乡潘家湾研学旅行营地进行团建 。 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潘家湾研学旅行营地配套项目建设已初步成型 。 张驰说 , 夏令营基地、休闲垂钓中心、生态私厨、杨梅采摘园、植物园、户外露营地、篝火营地、烧烤营地、生态蔬菜种植基地、户外研学课程设施等已对外开放 , 基地内部主道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 农副产品展览馆等项目改造正在完善中 , 将为游客和学生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体验 。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 , 我们结合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实际 , 依托区位优势 , 坚持将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放在首位 , 借力当地新乡贤 , 着重对旅游文化与生态现代化规划设计 , 打造乡村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 增强村集体发展后劲 。 ”共青城市泽泉乡党委副书记胡玉表示 , 在新乡贤的龙头企业带动下 , 当地群众也成为受益人 , 通过在基地务工 , 或为游客、学生提供服务 , 销售土特产 , 增加了不少收入 。
乡村振兴靠产业 , 产业发展靠项目 。 今年以来 , 共青城市紧盯年度目标 , 推动政策、要素、服务向重点项目聚集 , 全力做好各类保障 , 真抓实干推动各重点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达效 。 截至目前 , 共青城市共实施各类乡村振兴重大项目15个 , 总投资22.22亿元 , 九派青山智慧渔业产业园、潘家湾研学旅行营地、博阳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等一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 乡村振兴基础愈发扎实 , 产业持续兴旺发展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