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440斤的广州胖子,决定减肥


一个440斤的广州胖子,决定减肥
文章图片
◎220公斤的陈家辉 。 /受访者供图
陈家辉7岁的时候就能一个人吃一只鸡 。 36块钱一只的手撕鸡 , 连骨头带肉有两斤半到两斤八左右 , 其他人都是四个人吃完 。 那时陈家辉的体重已经去到40公斤 , 这是他第一次对“肥胖”这个词的印象记忆 。
此后23年人生里 , 陈家辉的躯体像气球一样不断膨胀 , 直至有一天终于去到220公斤 。 随时可能“嘭”的一声 , 他整个人就会爆掉 。
这也是一场与“肥胖”交战的艰险历程 , 成年后 , 陈家辉几乎试过市面上所有出现过的减肥方法 。 在这期间 , 他把自己炼成了一本“减肥百科全书”、一间可以移动的“减重博物馆” 。
一个440斤的广州胖子,决定减肥
文章图片
◎图:站酷海洛PLUS
01
徒劳无功的“越减越肥”
年少时 , 陈家辉就感受到肥胖带来的压力 。 12岁那年 , 因为越吃越多 , 他已经长到95公斤 。 父母很忧心 , 干脆让他休学 , 让他去外公的船厂干活 , 希望通过艰苦的劳作让他瘦下来 。
干了五十多年木匠的外公成了陈家辉的师父 。 陈家辉每天在楼梯爬上爬下 , 在船厂里刨木头 。 半年时间 , 他减了10公斤 。
但就像一根弹簧一样 , 压得越厉害 , 反弹力越大 。 在离开外公的船厂后 , 陈家辉又迅速胖了回去 。
这很难完全归咎于一个12岁少年的“好吃懒做” 。 肥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 从生物医学角度而言 , 遗传是肥胖发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 其次跟饮食、生活方式乃至心理因素都有重要关系 。 陈家辉说 , 家里人其实都有肥胖的迹象 , 只不过没有他这么严重 。
一个440斤的广州胖子,决定减肥
文章图片
◎超级肥胖时期的陈家辉 。
年轻时陈家辉开过一家小吃店 , 26岁身体最重时达到115公斤 。 后来他把小吃店关掉 , 转投其他行业 , 没有开店那么辛苦了 , 但坐着的时间多、运动的时间少 , 他的体重又噌噌噌地往上飙 。
陈家辉很早便开始寻求减肥之道 , 坊间几乎所有减重机构的减肥手段 , 正门的偏门的 , 他都试过:
有推揉肚子的 , 200块一小时 , 理疗师顺时针揉50下 , 逆时针揉50下 , 作用是“帮助消化”;
有点穴治疗的 , 有汗蒸的 , 陈家辉把整个身体塞进一个大桶里 , 在里面蒸;
有扎针的 , 把十几根长针扎在他厚厚的肚皮上;
有吃药的 , 开出的中药做成药丸 , 陈家辉都吞了下去;
还有6000多块钱一件的瘦身内衣 , 说里面有火山石可以加强身体代谢 , 他穿了一段时间;
有吃代餐的 , 陈家辉看着服务员把西芹、胡萝卜、番茄全部打碎 , 再倒上酸奶混在一起 , 要每天喝一杯 , 陈家辉交了钱 , 但因为那股“生味”实在太重 , 他一口也咽不下去;
他还试过听从“过五不吃”的指导 , 一天只吃两顿饭 , 过了傍晚5点后就不吃东西 。 陈家辉严格遵照这个建议 , 过了5点后就死死守住嘴巴 , 但到了晚上7点 , 各种食物就开始在他脑里飘游 。 到第二天早上7点可以吃早餐了 , 他灌下一碟肠粉、一碟炒粉、一碗粥……
每一次咬牙发起的减肥行动 , 刚开始都有效果 , 陈家辉可以减二三十斤——这个数字相对于他巨大的体重来说 , 毫不起眼 。 但也是到此为止了 , 秤上的数字随后下降得越来越慢 。 一离开这些减肥机构 , 陈家辉十天半个月就会迅速胖回来 。 他后来明白了一个事实 , 花了这么多钱 , 到头来都是徒劳无功 , “越减越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