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就我一个医生,也没有药”

“村卫生室就我一个医生,也没有药”
文章图片
被拆零销售的布洛芬片 。 IC图
“我们村卫生室就我一个医生 , 发热病人我看不了 , 而且现在也没有药开 。 ”12月20日 , 河南省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村村医史医生告诉澎湃科技采访人员 , 早在半个月前 , 感冒退烧药已经没货了 , “问了县医药公司批发部 , 100片一瓶的布洛芬片 , 批发价从3.5元涨到了20多元 , 一盒感冒灵颗粒 , 批发价从7.5元涨到了15元 , 也都没货 。 ”
几天前的12月16日 , 国家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其中提到 , 村委会和村卫生室要为返乡人员及时获得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盒提供便利 ,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按服务人口的15-20%人份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品、抗原检测试剂盒 , 并加强村卫生室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红外线体温计或额温枪等设备的配置 。
王宗店村卫生室一直都没有抗原检测试剂盒 , 也没有用于重症监测的血氧仪 , “现在流感(症状)的特别多 , 最少有三四成村民感染 , 也不知道是阴性还是阳性 。 如果村民家里没有储备药物 , 我们只能建议他们用生姜、葱白煮水喝 。 ”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 , 史医生会建议他们去镇卫生院和诊所看病 , 目前他还没有听说村里有发展到重症的患者 。
在各地攀登疫情感染首轮高峰之际 , 许多城市开始加大感冒退烧药的紧急调配 , 采取拆零销售的限购方式 , 或在部分药店定时发放赠药 。 然而 , 在医疗资源更为薄弱的农村地区 , 药物供应紧张现象仍未缓解 。 近日 , 澎湃科技采访人员分别联系了中西部和南方三个村的多位村民发现 , 当地基层卫生院和药店里 ,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仍然缺货 。
“目前很多城市投放了防疫健康包 , 数量挺多 , 但汇集在中心城区 , 边上都还顾不上 。 这和我们的社会结构相关 , 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 , 农村则被抽空 。 很多农村老人对疫情状况几乎没有有效获取信息的渠道 , 对新冠的认知也不够 。 ”民间草根公益项目“农村退烧救助行动”发起人郑宏彬担心 , 随着春节返乡潮的到来 , 广大农村地区可能迎来新冠高峰 。
自12月14日该项目发起以来 , 截至12月20日 , 已收集登记100多条农村地区缺药求助信息 , 分布在全国各省市 , 还有300多位网友登记了捐赠多余退烧药的意愿 , 目前正在按片区招募更多志愿者 , 按就近原则将捐赠药物寄送至求助的村子 。
“无论是采购能力还是人力上 , 民间志愿者的力量都很有限 , 我们内部达成的共识是 , 能做多少是多少 , 一边做一边呼吁 , 希望政府能更多顾及农村老人 , 为他们的健康兜底 。 ”郑宏彬说 。
“散拼药”隐患
近日 , 山东、湖北多地加大退烧药保供力度 。 比如 , 济南市在12月16日和17日先后紧急调配50万片和60万片布洛芬支援基层诊所和药店;武汉市自17日起持续一周每天投放300万片布洛芬 , 其中80%投放到医疗机构 , 20%投放到零售药店 。
与此相应 , “拆零销售”的做法渐成主流 。 12月19日 , 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王厚廷在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对于投放至药店的大包装退烧药 , 严格要求按需拆零销售 。
同日 , 广东珠海市市场监管局也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 , 自12月20日起 , 在市内约500多家零售药店持续供应退热类药品 , 并进行“定点、限量、拆零、限价”销售 。 其中 , 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胶囊七天内购买量不超过6粒 , 布洛芬混悬液七天内购买量不超过1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