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飘香振兴路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贞丰县:
花椒飘香振兴路
花椒飘香振兴路
文章图片
工人精选花椒
花椒飘香振兴路
文章图片
农技人员为群众培训花椒种植技术
花椒飘香振兴路
文章图片
花椒飘香振兴路】村民修剪花椒枝采访人员彭高琴摄

壬寅年冬月 , 走进贞丰县北盘江镇查耳岩村石板寨组 , 裸露出的石旮沓斜坡缝隙中布满了墨绿的花椒树 , 正在坡上作椒树管护的村民浦绍林脸上多了份藏不住的快意 。 他说 , 日子从来没有这样畅快过 , 祖祖辈辈生活的石旮沓如今长出了“金粒粒” , 今年一季青花椒就收入了10万余元 , 现在的生活不仅仅是吃饱肚子这么简单 , 最让人有盼头的是孙子们都进县城读书了 , 这样的好日子 , 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
浦绍林生活的查耳岩位于北盘江畔深度石漠化区域的顶坛片区 , 因气候高温多旱、土壤贫瘠而种粮无继 。
“眼望花江河 , 有水喝不着;石缝种苞谷 , 只够三月活;想要吃米饭 , 除非坐月婆;姑娘往外嫁 , 媳妇讨不着 。 ”曾经 , 这样的民谣在北盘江镇顶坛片区家喻户晓 , 严重的石漠化、贫瘠的土地、恶劣的环境让这片土地成了贫穷的代名词 。
穷则思变 , 为了吃饱肚子 , 当地村民除了种苞谷 , 也种过其他经济作物 , 但一样不成 , 一年忙下来 , 肚子一样挨饿 。 1991年 , 查耳岩邻村的银洞村发现花椒的生长适合当地发展 , 在政府支持下 , 顶坛片区大力发展花椒 , 花椒成为了顶坛片区石漠化治理的有力措施 , 也成为主导产业之一 。
顶坛花椒种植处于低河谷地带 , 日照时间长 , 花椒成熟时间比其他地区早 , 且花椒颗粒硕大、麻味纯正、颜色青绿 , 深受市场青睐 , 价格比市场价稍高 。 2007年12月 , 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贞丰县“中国花椒之乡”称号;2008年 , “顶坛花椒”列入第6批全国农业标准示范项目;2011年7月 , “顶坛花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局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 。
依靠花椒种植 , 顶坛片区从曾经的岩石裸露、耕地稀少到如今绿水环绕、青山挺立 , 不仅打破了“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评价 , 实现了石漠化的成功治理 , 百姓还依靠花椒产业走上致富路 。

2017年以来 , 贞丰县充分发挥“中国花椒之乡”的品牌优势 , 引进企业投资建设花椒种植基地和加工产业园 , 延伸花椒产业链 , 学习花椒良种良法 , 壮大花椒发展 。
先后引进贵州天牧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裕丰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花椒种植龙头企业 , 采用良种良法 , 目前 , 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4万亩 , 覆盖贞丰县沙坪、鲁贡、白层等9个乡镇(街道) 。
贵州天牧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裁陈启迪介绍 , 自2018年以来 , 公司在白层、鲁贡、沙坪、连环、者相石漠化侵蚀严重的区域已发展种植花椒4.2万亩 , 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 , 提供3种利益联结机制供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选择 , 让参与花椒种植的农户从多方面的收益 。
与此同时 , 贞丰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花椒全产业链 , 建成集加工、交易、研发为一体的天牧花椒全产业链集散中心 , 日产鲜椒40吨、干花椒20吨 , 花椒药用、保健系列产品1吨 。 该集散中心二期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 , 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花椒系列产品10万吨以上 , 将成为贵州西南地区最大的花椒产业加工集散中心 。
“2022年 , 我们公司花椒基地大约有4000亩进入挂果期 , 产量900多吨 。 又在州内和省内收购大约900吨鲜花椒 , 通过加工产品 , 产值达4000万元 。 下一步 , 一是加快新品种种苗的培育 , 我们通过4年的种植 , 优选出了一批高产高抗的椒苗 , 将通过种苗繁育技术培育出新品种 , 逐步进行优化;二是加强基地管护 , 通过省内花椒专家组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 使我们的基地实现提质增效;三是加大投入 , 快速推进园区二期花椒精油生产线和日化品研发中心的建设 ,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陈启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