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阳过”经历的分享,传递给我们什么?


弓长
【蔬菜|“阳过”经历的分享,传递给我们什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 , 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选择居家自愈 , 有的还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阳过”的经历和体会 。
面对确诊的结果 , 不少人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焦虑甚至恐慌 , 比如不知如何用药 , 症状较轻依然去医院排队 , 等等 。 不少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演艺明星等 , 纷纷现身说法 , 分享自己的服药经历、心态调整过程、愈后康复等经历 。 比如 , 一位知名科学家在谈到自己及周围人新冠病毒后的直观感受时表示 , 患者不应该乱用药 , 但如果有呼吸困难等情况还是需求助医生 , 同时建议仍需接种疫苗 。 这类真实抗疫经历的分享 , 对公众来说有不小的帮助 , 让更多人对治疗、康复过程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 有助于缓解焦虑 , 走出情绪低谷 。
在新冠疫情前期 , 公众对于病毒不甚了解 , 一些人对于感染经历讳莫如深 , 像今天这样大方、坦荡聊“阳”的情景很难想象 。 随着病毒毒株的演化和防控形势的变化 , 引导公众做好自我防护尤其是居家康复 , 越来越重要 。 这些真实感染病例的分享 , 在一定程度上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
这些真实经历的分享 , 首先加强了围观者的心理建设 , 诸如中招后吃什么药、要不要去医院、如何照顾好家人等经验 , 让不少人对于感染后可能遇到的情况有了预判 , 能够减少不确定感带来的焦虑不安 。 这些分享多起来 , 也有助于“良币驱逐劣币” , 让一些传言和谣言失去市场 。 同时 , 分享者的大白话甚至略带调侃的表达 , 比如“我是杨过(阳过)”之类 , 有利于减少人们的心理恐惧 , 增强战疫信心 。
当然 , 任何人的经历分享都只是参考 , 没有哪一种诊治、用药、自愈方案适用于所有人 。 加强理性认知 , 采取科学手段 , 才能更好应对未知情况 , 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日前 ,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 , 各地也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用药目录、就诊索引指南、互联网诊疗等制度和措施 , 这无疑有利于感染者在居家康复期间 , 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 提高用药安全和诊治质量 。
对病毒多一分认知、对科学多一分敬畏、对自身健康多一分了解 , 面对各种突发状况 , 我们才会更有泰然处之的信心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