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潮:围炉煮茶且为乐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生火品茗闲聊 , 创新场景吸引年轻人
福州新潮:围炉煮茶且为乐
福州新潮:围炉煮茶且为乐
文章图片
“围炉煮茶”吸引了许多消费者 。
红泥围炉 , 烹果煮茶 , 三五好友围坐在炉火旁闲叙 。 今年冬天 , 即使未亲自体验 , 你也一定在社交媒体上见过许多“围炉煮茶”的画面 。
随着“围炉煮茶”的兴起 , 平时喝惯了奶茶、咖啡的福州年轻人开始走入茶室 , 学习生火和烹茶 , 从中感受生活的惬意 。 众多商家也趁机将茶文化引向年轻消费者 , 行业迎来新商机 。
“围炉煮茶”成新风潮
炉内炭火正旺 , 蒸腾的茶水冒出氤氲热气 , 烤网上放着柿子、柑橘、花生、栗子甚至年糕 , 搭配豌豆黄、绿豆糕等中式小食 , 营造了一种雅致的氛围 。
“红焙浅瓯新火活 , 龙团小碾斗晴窗 。 ”古人冬天烹茶的场景 , 最近在福州被还原并形成“围炉煮茶”的新风潮 , 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和生活方式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从鼓岭到江滨 , 无论是茶馆还是户外活动机构、餐吧、民宿、酒店、书店都已入局 , 甚至到了不煮茶就感觉落伍的地步 。
位于上下杭的春伦茶馆暖冬围炉煮茶2人餐吸引了不少顾客 , 烤物、炭火和煮一壶茶的价格为78元 。 “销量不错 , 平均一天可以卖出去几十份 , 周六、周日销量更高 。 ”茶馆工作人员说 , 正因如此 , 他们计划推出更多相关产品 。
在福州的生活类网购平台上 , “围炉煮茶”套餐有上百种 , 价格从66元到598元不等 。 不少套餐上线一个月的销售量突破2500份 。 户外露营机构推出的户外“围炉煮茶”套餐 , 尽管价格在3000元以上 , 仍吸引了不少客户下单 , 有的消费者下单后留言说“福州烟火气 , 就藏在围炉煮茶里” 。
年轻消费者是主力军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这样的‘围炉煮茶’ , 之前只在小红书上看过 。 今天天气冷 , 特地来体验一下 。 ”12日上午 , 在白马万科五季 , 福州大学大四学生郭柯宇和同学围坐在炭火前 , 边煮茶边发了一条朋友圈 。
郭柯宇说 , 他以前很少喝茶 , 近期却发现自己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在发“围炉煮茶”的照片 , 所以也来试试 。 体验之后他表示 , “围炉煮茶”很有冬日氛围感 , 也和国潮复兴的时尚相契合 。 “大家在放松的环境中交流 , 可以煮红茶、奶茶、咖啡、姜茶甚至果酒 , 搭配一些小食 , 不同人的口味都得到了满足 。 而且 , 这很个性化 , 很新奇 , 能让我们暂时逃离日常生活中的压力、焦虑 , 来了一次就上瘾了 。 ”郭柯宇说 。
据了解 , 年轻消费者是目前福州“围炉煮茶”的主力军 。 春伦茶馆负责人说 , “围炉煮茶”最吸引年轻人 , 因为除了茶之外 , 年轻人更重视的是社交价值 , 比如精致的摆拍、讲究的仪式、闲适的情调等等 。 他们喝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爱好取向 , 而不全是追求“喝茶提神”这类实用效果 。
实际上 , 正是年轻人对茶的形象的再造 , 才让茶饮变得更生动有趣 , 焕发出新的生机 。
创新场景是走红主因
“围炉煮茶”为何突然火了起来?
“‘围炉煮茶’对茶饮场景进行了创新 , 让它更有话题感 , 兼具社交属性 , 能匹配、满足新生代的核心需求 。 ”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宋副秘书长说 , “围炉煮茶”古已有之 , 始于南北朝 , 兴盛于唐宋 , 当时被称为茶宴 , 是朋友间以茶为宴的一种清谈之举 , 曾被视为文人骚客社交、寄情抒怀的表现 。
和古人相比 , 现在流行的“围炉煮茶”不是胜在茶叶、器具 , 而是胜在场景、形式、时间 。 饮茶已经脱离了单纯的生理需要 , 走向社交、心灵慰藉、疏解情绪等层面 , 通过与社交需求相结合 , 带来了强烈的体验感和仪式感 , 激发了网络时代与中华茶文化的隔代碰撞 , 是新的审美潮流与生活方式 。 同时 , 近期“中国传统制茶工艺及习俗”申遗成功 , 也让茶文化重新走入大众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