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时流汗叫自汗,睡时流汗叫盗汗,治汗必用方如下!

自汗、盗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 , 腠理不固 , 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 其中 ,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 而白昼时时汗出 , 动辄益甚者 , 称为自汗;寐中汗出 , 醒来自止者 , 称为盗汗 , 亦称为寝汗 。
醒时流汗叫自汗,睡时流汗叫盗汗,治汗必用方如下!
文章图片
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 , 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 , 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 , 所谓血汗同源 。 故血液耗伤的人 , 不可再发其汗 。 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 , 既可单独出现 , 也常伴见于其它疾病过程中 。 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 。 至于由其他疾病引起者 , 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 , 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
醒时流汗叫自汗,睡时流汗叫盗汗,治汗必用方如下!
文章图片
又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 , 平素易于出汗 , 而不伴有其它症状者 , 则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 正如《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为阴虚 , 自汗为阳虚 , 然亦有禀质如此 , 终岁习以为常 , 此不必治也 。 ”西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亦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
【病因病机】
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 。 在天气炎热 , 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 , 出汗量增加 , 此属正常现象 。 外感病邪在表时 , 出汗又是驱邪的一个途径 , 需要发汗以解表 。
自汗 , 盗汗的病因主要有病后体虚、表虚受风 , 思虑烦劳过度、情志不舒、嗜食辛辣 。 其病机主要是阴阳失凋 , 腠理不固 , 以致汗液外泄失常 。
一、病因
1.<病后体虚>素体薄弱 , 病后体虚 , 或久患咳喘 , 耗伤肺气 , 肺与皮毛相表里 , 肺气不足之人 , 肌表疏松 , 表虚不固 , 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 或因表虚卫弱 , 复加微受风邪 , 导致营卫不和 , 卫外失司 , 而致汗出 。
2.<情志不调>思虑烦劳过度 , 损伤心脾 , 血不养心 , 心不敛营 , 则汗液外泄 。 或因耗伤阴精 , 虚火内生 , 阴津被扰 , 不能自藏而汗泄 。 亦有因忿郁恼怒 , 气机郁滞 , 肝郁化火 , 火热逼津外泄 , 而致自汗盗汗者 。
3.<嗜食辛辣>嗜食辛辣厚味 , 或素体湿热偏盛 , 以致湿热内盛 , 邪热郁蒸 , 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
醒时流汗叫自汗,睡时流汗叫盗汗,治汗必用方如下!
文章图片
二、病机
汗由津液化生而成:上述几方面的病因 , 归纳言之 , 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原因而形成汗证:一是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 , 以致卫外失司而津液外泄;二是由于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 , 逼津外泄 。 病机总属阴阳失调 , 腠理不固 , 营卫失和 , 汗液外泄失常 。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 但虚多实少 , 一般自汗多为气虚 , 盗汗多为阴虚 。 属实证者 , 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 。 虚实之间每可兼见或相互转化 , 如邪热郁蒸 , 久则伤阴耗气 , 转为虚证;虚证亦可兼有火旺或湿热 。 虚证之间自汗日久可伤阴 , 盗汗久延则伤阳 , 以致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候 。
汗为心之液 , 由精气所化 , 不可过泄 , 若汗证持续时间较长 , 常发生精气耗伤的病变 , 以致出现神情倦怠 , 肢软乏力 , 不思饮食等症 。
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 , 一般预后良好 , 经过治疗大多可在短期内治愈或好转 。 伴见于其它疾病过程中的自汗 , 尤其是盗汗 , 则病情往往较重 , 治疗时应着重针对原发疾病 , 且常需待原发疾病好转、痊愈 , 自汗 , 盗汗才能减轻或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