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血|吃完猪血,为何排出的是黑便?猪血鸭血那些事,可能你并不太懂

对于动物血,一项“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又怎肯放过呢?
无论是重庆人必不可少的“毛血旺”,还是南京人的特色“鸭血粉丝汤”,又或者是湖南人的猪血丸子,还是广东人的猪红......
动物血也成为了不少国人的美味来源。
本身动物血是性价比较高的蛋白来源,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动物血都是佼佼者,因此对于很多物质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动物血的蛋白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虽说如今已经脱离温饱困扰的中国人,有着更好的蛋白来源,但动物血依然成为餐桌上的美味。
 
除了优质蛋白来源,动物血究竟有什么健康功效?1、补血
动物血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如果有贫血的现象,平时可以适当多吃,可以补血养血,特别是产后及经期女性,适当多吃一些动物血,可以调节气血,使身体运行更顺畅。
2、提高免疫力
动物血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生活中不妨适当多吃,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尤其是儿童以及老年人,经常食用有助于强身健体,改善身体。
3、加速伤口愈合
动物血也有促进造血的功能,如果皮肤因外伤而出现一些小伤口,可以适量吃一些动物血,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
 
动物血,是否越吃越好?还真不是。
本身动物血的主要营养价值是蛋白质与铁,但这两种物质若过量对人体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要知道,一个普通健康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男性为60g,女性为50g。
过量摄入蛋白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反而还会转化为脂肪,造成营养浪费的同时,还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铁元素也是如此。
通常健康人群无需格外补铁,人体所需铁元素有9成都是来自衰老红细胞分解的血红蛋白,仅仅只有5%从食物中摄取,日常均衡饮食基本就能满足。
虽说人体对铁储存能力较大,但代谢能力也很有限,短期摄入大量铁虽说不会有太大明显不适,但长期高铁饮食会引发血色素沉积症,从而损害肝、肾、黏膜以及皮肤等细胞。
 
吃完动物血,为何排出的是黑便?难道是排出毒素?不少人发现,自己每当吃完动物血之后,大便总是呈黑色,认为这是因动物血有排毒作用,将体内毒素排出而造成的。
当然,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大便呈黑色正是动物血液有毒素的表现。
事实上,吃动物血不是在排毒,动物血本身也没有毒素。
之所以吃完动物血之后会出现黑便,是一种正常的化学反应,与动物血中含有的铁有关。
人们在吃完动物血之后,随着铁元素进入人体,其中有一部分被吸收了,但还有一部分会留在肠道中,与肠道内的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一种黑色的物质,即硫化亚铁,它与粪便混合之后,排出的大便可呈现为黑色。
因此,吃完动物血后排黑便只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现象。
 
动物血,对于这类人还是少吃比较好比如有三高的人群就不吃食物,这是因为动物血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可导致血脂升高,对血管健康不利。
此外,如果患有痛风,也要避免食用动物血液。动物血属于高嘌呤食物,食用过多,很容易造成尿酸升高,危及健康。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非法渠道所购买的动物血几乎所有固体的食材在烹饪时需要清洗干净,但血丝液态的,却无法清洗。
因此,从屠宰场再到厨房,一路上的灰尘、细菌以及杂质都有可能混进血液里,造成血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