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 农家更富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产业兴旺 农家更富
文章图片
在安阳市龙安区马家乡李庄村的一家粉条加工坊内 , 村民正在晾晒粉条 。 马保付摄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人员赵阿娜本报通讯员马保付
热气腾腾的大锅里 , 开水翻滚不息 。 旁边的人手持漏瓢不停拍打着 , 又长又细的粉条源源不断地流入锅里……12月22日 , 采访人员来到安阳市龙安区马家乡李庄村 , 但见五林合作社的粉条加工坊内一片繁忙景象 ,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
粉条煮熟后 , 人们从锅里将其捞出 , 搭在一根根木棍上 , 再晾晒到院里搭好的木架上 。 不一会儿 , 一排排粉条摆满了院子 , 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晶莹的光亮 。
“今年的红薯收成好 , 每亩能收1500到2000公斤 , 可以加工粉条250公斤左右 。 ”五林合作社负责人李五林介绍 , 他一共流转了30余亩土地 , 其中20亩用来种红薯 , 按市场价算 , 今年红薯粉条的收入能有12万元 。
产业兴旺 农家更富】在马家乡 , 红薯粉条均采用传统作坊加工模式 , 纯手工制作 , 粉条透明晶亮 , 吃起来口感筋道 , 深受消费者喜爱 。 除了加工粉条 , 也加工皮渣 , 纯手工的特产原汁原味 , 十分畅销 。
小小的红薯粉条不仅让李五林这样的个体户实现增收 , 还带动周边村民增加收入 , 走上了致富路 。
“像俺这60多岁的人 , 外出打工不好找活了 。 村里发展红薯粉条产业 , 俺在家门口每天就能挣几十元 , 可比外出打工划算 。 ”村民邢晚花高兴地说 , 像她这样在家门口上班挣钱的有10多人 , 他们平常管理田间秧苗 , 等农作物收获后 , 便到合作社上班 。
红薯粉条仅仅是马家乡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 马家乡属于山区丘陵地带 , 耕地2万余亩 , 该乡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 。 据悉 , 今年全乡种植红薯3000余亩 , 仅粉条产业就可增收100余万元 。 此外 , 该乡还种植谷子7000余亩 , 当地的小米远近闻名 。
今年以来 , 马家乡立足各村基础和优势 , 统筹推进“五星”支部创建 , 其中 , 高度重视“产业兴旺星”的创建 , 大力发展粉条、皮渣、小米加工产业 , 增加种植面积 , 拓宽销售渠道 , 以产业带动就业 , 以产业促进增收 。
“通过创建‘产业兴旺星’ , 加快产业发展 , 增加农民收入 , 这是我们今后持续努力的方向 。 ”马家乡党委书记崔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