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发烧不咳嗽,悄无声息拖成重症……专家提醒新冠重症早期信号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与2020年年初比 , 这一轮疫情中重症率明显更低 , 进ICU的基本是高龄老人 , 绝大多数患者通过呼吸机+俯卧位通气治疗产生明显效果 。 ”12月26日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舒化青告诉长江日报采访人员 , 重症患者病程一般会持续2—3周 , 第一批进来的十余位老人大部分还处于救治期 , 目前已有2位老人好转 , 顺利转到普通病房 。
重症对治疗的反应好于当年
ECMO随时派上用场
老人不发烧不咳嗽,悄无声息拖成重症……专家提醒新冠重症早期信号
文章图片
舒化青 。
协和西院区ICU现有20张床位 , 可满足现时危重症需求 。 14张床上躺着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 都是70岁以上老人 , 其中3位年过八旬 , 最高87岁 。
作为2020年武汉抗疫的全程参战者 , 舒化青发现 , 本轮疫情的重症患者主要集中在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群体 , 但是对治疗的反应明显要好于当年 。 她介绍说 , 这些老人发生重症多与其长期存在的冠心病、糖尿病、肾病、肺气肿等慢性病有关 。 经过十来天的监护 , 12位老人病情稳定 , 另外2位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仍危重 。
可以看到 , 这里的大部分患者经过呼吸机和俯卧位通气治疗 , 氧合改善明显 。 舒化青介绍 , 这些老人现在主要接受呼吸支持和保护生命器官 , 待度过2—3周的重症监护期 , 绝大多数老人应能平安回归 。
ECMO是战胜新冠肺炎危重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 “我们已备好ECMO严阵以待 。 ”舒化青说 。
科室“连轴转”
每天还帮沉睡老人翻身
老人不发烧不咳嗽,悄无声息拖成重症……专家提醒新冠重症早期信号
文章图片
舒化青在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监护室 。
自12月7日以来 , “连轴转”成为科室常态 。
“差不多从12月10日开始 , 科室陆续有医护人员发烧 , 出现‘战斗性减员’ , 大家互相补位 , 一旦好转就立即回归补充战斗力 。 ”同事发烧休整时 , 舒化青坚守病房 , 创下72小时连班的“纪录” 。 舒化青说自己并不特别 , “只是团队同事们的一个缩影” 。
经验证明 , 俯卧位可大大改善通气状态 , 但是这些老人处于镇静镇痛状态 , 既无知觉也无法配合 , 得由四五名医护人员配合用劲 , 为沉睡的老人们翻身 。 早晚各翻一次 , 每一位老人 , 每天如此 。
不单凭发烧
老人精神萎靡是重症预警
老人不发烧不咳嗽,悄无声息拖成重症……专家提醒新冠重症早期信号
文章图片
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监护团队为患者探讨最佳方案 。
26日 , 74岁的张爷爷即将转入普通病房 。
他患有冠心病 , 心脏还装入过支架 。 13日入院时 , 张爷爷已断断续续发烧8天 , 胸闷喘气 , 却因时好时坏忽视了病情 。 入院三天后病情继续恶化 , 肺部严重感染 , 发生肝肾损伤 , 团队判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 , 迅速转入ICU , 舒化青和团队轮流守护在张爷爷身边 , 密切关注病情发展 。
张爷爷体重85公斤 , 医护坚持给老人每天两次翻身、俯卧位通气 , 经历连续6天俯卧位通气 , 张爷爷的氧合终于稳定 , 现在已经进入康复锻炼时期 。
“有的老人不发烧 , 不咳嗽 , 悄无声息就拖成重症 。 ”舒化青提醒家属要学会捕捉新冠重症的早期信号 。
她说 , 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 呼吸费力 , 都有可能是老人病情转重的转折点 。 如果家庭配有简易指夹氧饱和度仪 , 这时可测一测血氧饱和度 , 低于94%要尽早送医 。 如果没有这个小仪器 , 也可以观察手指甲 , 如果手指发绀、发紫 , 往往预示着老人正处于缺氧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