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 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转自:滨城时报
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记太平镇崔庄村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徐林成
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 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文章图片
徐林成传授烙画葫芦工艺资料图片
近日 ,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2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人员名单 , 太平镇崔庄村党支部委员徐林成光荣入选 。 多年来 , 徐林成和崔庄村“两委”班子其他成员带领村民们因地制宜 , 充分挖掘村内农业文化旅游资源 , 发展村内特色农业 , 让百年古村焕发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
大力发展冬枣产业
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说起崔庄村 ,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崔庄的古冬枣 。 崔庄古冬枣久负盛名 , 已成为滨海新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 。 崔庄的冬枣不仅脆甜多汁非常可口 , 还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 据史料记载 , 崔庄村的古枣树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 相传 , 明孝宗皇帝和他的皇后张娘娘就曾经在这里采摘品尝过冬枣 , 始建皇家枣园 。
据了解 , 目前崔庄村的“皇家枣园”内拥有600年以上的古冬枣树4168棵、400年以上的冬枣树3232棵 , 种植面积达238亩 , 是我国成片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古冬枣林 。 不仅如此 , 崔庄古冬枣园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为大力发展冬枣产业 , 徐林成和村“两委”班子其他成员及村民代表商议 , 希望通过建设特色旅游村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 这一想法刚一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 。 在他的带领下 , 这几年 , 崔庄村“皇家枣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 游客人数也在逐年递增 。 同时 , 为了配合特色旅游村建设 , 崔庄村还重建了冬枣驿站和古戏楼等休闲娱乐设施 , 并通过举办“冬枣文化节”“枣花姑娘评选”等文化活动 , 不断扩大“崔庄冬枣”的知名度 , 提升村庄颜值 , 丰富旅游内涵 。 “这些年 , 利用这些荣誉的加持 , 我们把崔庄冬枣产业越做越强 。 ”徐林成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村里对古冬枣园又进行了外围围挡的翻新 , 增加了土地的肥力 , 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崔庄冬枣的品质 , 可以让市民吃得更放心 。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 , 冬枣不仅是一种农产品 , 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 冬枣产业已经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 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 , 大家伙儿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村民们满意地表示 。
完善葫芦文化产业链
打造旅游文化闪亮名片
既然想在村里发展旅游 , 单靠一个冬枣产业链是远远不够的 。 因此 , 徐林成又在创新文化产业上下功夫 , 他想到了村里老人们曾经制作过的烙画葫芦 , 打算传承老一辈的技艺 , 发展具有崔庄特色的葫芦文化产业 , 丰富村里文旅资源 。 想到哪 , 就干到哪 。 他自筹资金 , 购买成品葫芦 , 钻研葫芦烙画加工 , 让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段段寓意深刻的佳句呈现在葫芦表面 , 做成烙画葫芦工艺品 。 随着自己的技艺日趋成熟 , 徐林成又建起了崔庄村太平葫芦文化传承中心 , 专注于太平葫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太平镇崔庄村的太平葫芦文化传承中心如今已成为滨海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葫芦烙画的发源地 。 走进这里 , 各式各样的葫芦烙画作品琳琅满目 。 徐林成和学员们不仅把烙画葫芦制作成供人们观赏把玩的工艺品 , 还制作成生活用品 。 “比如这个烙画着荷花荷叶的小葫芦也是一个茶叶罐 , 打开盖子后 , 我们可以用来储存茶叶 。 像这样一个茶叶罐 , 制作起来大概需要一周时间;除去它的成本 , 我们大概能挣200元左右 。 ”徐林成向采访人员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