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视频截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齐征)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 , 可能引发资源挤兑、药品供应不足等风险 , 该如何防范?今天下午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 , 截至12月25日 , 全国重症医学的床位总数是18.1万张 , 也就是每10万人有12.8张 。 其中 , 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床位数是13.34万张 , 可转换ICU的床位是10.48万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床位的使用率平均在50%左右波动 。
【防控政策调整后可能引发医疗资源挤兑?国务院联防联控回应】“正在疫情高峰的省份 , 重症床位资源已经接近了临界值 , 也需要进一步扩充重症的床位资源 , 或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 。 ”焦雅辉说 。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 , “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 。 “在防控措施调整的初期 , 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增加 , 继而可能会引发药品的供应不足 , 部分地区产生医疗挤兑甚至会引起公众的恐慌等 , 为此 , 我们已经和正在积极针对这些风险进行有关的准备 , 保障调整的平稳过渡 。 ”
当前 , 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心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 , 工作的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 , 确保防控措施调整阶段的平稳有序 。 梁万年表示 , 特别需要关注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儿童、孕产妇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感染后的及时救治 , 最大限度保障医疗需求 , 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死亡 。
梁万年表示 , 为有效防范风险 , 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疫苗接种 , 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疫苗接种 。
二是加强药品的供应保障 , 包括中药、西药以及相关的医疗设施设备等 , 千方百计满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 。
三是通过在线健康咨询、科普等 , 鼓励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优先选择居家隔离治疗 。 对老年人等重症高风险人群 , 要摸清底数 , 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健康管理 , 提供转运、住院等绿色通道 , 确保“应治尽治”“应收尽收” 。
四是完善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机制 , 优化配置医疗资源 , 加强基层诊疗能力建设 , 统筹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 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 。
五是做好风险沟通 , 面向公众加强宣传 。 围绕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居家合理用药甚至垃圾弃置等给出建议 , 帮助公众了解如何科学合理用药、何时就医以及去哪里就医等 , 促成公众理性应对新冠疫情 , 避免恐慌 。
六是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和维持社会经济日常运行的工作人员 。
七是加强病毒变异情况的监测 , 加强疾病严重性、医疗资源使用等情况的监测 , 尽量避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 。
焦雅辉介绍 , 截至12月25日 , 在重症抢救设备方面 , 全国共有血液透析单元16.7万个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2.4万台 , 体外膜氧合机(ECMO)2600余台 , 有创呼吸机13.1万台 , 无创呼吸机15.7万台 , 监护仪109万台 , 高流量吸氧仪5.8万台 。
她表示:“我国总体的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的需求 , 我们也将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 , 继续加大监测 , 同时在省内建立区域协同支援 , 根据每一个地方疫情发展不同的阶段需求 , 及时统筹调配全国重症资源 , 加强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 。 ”
- 梁万年:要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
- 今年大病救助有没有了?你知道你所在地区的政策吗?
- 梁万年:新冠调整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未出现大面积重症死亡
- 重大调整!新冠肺炎改名,将实施乙类乙管
- 梁万年:要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
- 冠状病毒|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且解除甲类预防控制措施
- 印度卫生部宣布:对中国等国重新执行“强制核酸”政策,恢复入境隔离
- 瞰政策 |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又出新政,数字化转型全面加码提速!
- 员工陆续“阳”?餐厅怎样做好防控保障工作
- 减糖大势所趋,且看亚太政策怎么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