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劲儿的时候,我歇不了”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董婷婷宣武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正要劲儿的时候 , 我歇不了”
本报采访人员孙乐琪
“正要劲儿的时候,我歇不了”
文章图片
“希望以我们的坚持 , 换来大家的平安健康 。 希望冬去春来 , 我们能尽快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 。 ”——董婷婷
“明天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就要开诊了 , 你有方舱管理经验 , 能接手简易发热门诊的管理工作吗?”12月13日晚 , 宣武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董婷婷接到医院的紧急电话 。 “行!”董婷婷一口答应 。 而事实上 , 她当天才刚刚结束新国展方舱的支援任务回到家中 。
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由宣武医院牵头开设 , 主要为16周岁至65周岁的发热患者提供对症药物治疗和开药服务 。 每天10时至22时开诊 , 头几天 , 排队候诊的患者一度坐满了广安体育馆的看台 。
虽是简易门诊 , 但董婷婷还是严格按照标准落实防院感要求 , 清晰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 。 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穿脱区等都设有明显标志和隔离带 , 定期通风、开展诊室设施和地面消杀 , 做好医疗垃圾的暂存、转运和消杀 。 为了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 董婷婷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 。
“我排队不方便 , 您帮我想想办法吧?”一天上午10时30分 , 简易发热门诊刚开诊不久 , 体育馆外来了一名70来岁 , 坐着轮椅的发热患者 。 患者年龄偏大 , 担心交叉感染不愿进入体育馆室内 , 加上坐着轮椅 , 上下楼梯确实不便 。 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 , 董婷婷决定“特事特办” 。 她将老先生安置在室外的避风处 , 自己则拿了患者的医保卡替他挂号 , 并将医生请到馆外为患者看诊 。 医生开了药 , 董婷婷又跑前跑后替患者缴费、取药 。 老人拿了药道谢而去 , 董婷婷则顾不上喘口气儿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
不一会儿 , 董婷婷在等候挂号的患者队伍中 , 发现了一位蹲着排队的患者 。 察觉出患者不适 , 她赶忙上前询问:“您没事吧?”患者是名年轻女士 , 高烧体力不支 , 不知不觉就蹲了下来 。 虽然患者起身一再表示没关系 , 但董婷婷还是将虚弱的她搀扶到了大厅里的座椅上休息 。 “您坐着 , 我帮您挂号!”董婷婷安排在场的其他同事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 自己则替患者排起了队 。
董婷婷介绍 , 开诊的头几天 , 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一度每天要接诊近900名患者 , 最晚时忙到深夜近24时才“收工” 。 现在 , 随着本市发热门诊就诊需求总体趋于缓和 , 22日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接诊患者降到300余人 。
患者人数逐渐回落 , 董婷婷却没打算缓一口气儿 。 “现在‘战场’转移到全力保障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上 , 医院正在整合各学科力量、开辟新的病房 。 正要劲儿的时候 , 我歇不了!”她向医院申请“两边跑”办公:上午在广安体育馆支援简易发热门诊 , 下午回到宣武医院调配人手、组织培训、照护重症患者 。
抗疫3年 , 大小“战役”董婷婷从来没退缩过 , 总是“排头兵” 。
她曾带领宣武医院核酸采样队伍忙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 3年间从没有完整休息过一个节假日 。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5月至7月间 , 她带队支援西城区核酸检测工作 , 3个月间一天没有休息 , 完成了300多万人次的核酸采样任务 。
11月13日 , 她收到医院通知 , 要集结医护人员组建医疗队 , 接管新国展W2方舱 。 “干脆让我去吧!”要建成、运转千人方舱 , 难度大、任务艰巨 , 董婷婷没有一丝犹豫 , 主动报名出征 。 为了保证方舱顺利运转、接收病人 , 11月17日开舱前夕 , 董婷婷有3天几乎没合过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