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天,急诊科全员在岗!“学医20多年,使命感让我不能撤退!”

12月15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 。 成都全市医疗系统也随之迎来“大考” 。
自12月15日以来 ,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相关科室(主要是急诊科)共接诊患者近6000名 。 与此同时 , 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也无法避免 。 而为了保证医疗服务的开展 , 不少人选择回到岗位 。 “抱怨没有用 , 我们不能放弃 。 ”急诊医学科主任周振科说 , “学医20多年 , 使命感让我不能撤退 。 ”
20多天,急诊科全员在岗!“学医20多年,使命感让我不能撤退!”
文章图片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忙碌工作中
“站好自己的岗 , 是最大的目标”
12月29日清晨 , 周振科刚在数据填报单上写下几个字 , 同事的呼声就传来 , 让她帮忙接诊一位老年患者 。 从上午7点半接班到上午10点 , 2个多小时不停歇的工作让周振科气喘吁吁 , 说话的声音也很急促 。 “20多天 , 我们科室全员在岗 。 ”过去的这段时间 , 她和同事几乎都是这样的状态 。
据医院介绍 , 目前的患者中 , 60岁以上的人群占到70% 。 其中 , 不少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 , 如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 。 急诊科 , 是这家医院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进行分流的第一个场所 。 根据看诊情况 , 再分流到其他科室 。 自12月15日以来 , 相关科室(主要是急诊科)共接诊患者近6000名 , 急诊科日接诊量近600名 , 发热门诊近1000人次 。
20多天,急诊科全员在岗!“学医20多年,使命感让我不能撤退!”
文章图片
▲周振科
在面对采访人员的采访时 , 她总是显得有些“急” , 为了能尽快为更多的患者看诊 , 她的说话方式“直截了当” , 每次发问都会直抵关键核心 。 目前 , 高接诊量不仅考验着患者 , 也考验着一线医护人员 。 就说今天早上 , 一顿早饭她硬是多吃了些 , 再用矿泉水囫囵吞下 , “一顿就当两顿吃了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不然8小时轮班下来 , 都没时间吃饭 , “太饿了” 。
尽管如此 , 周振科和同事们没有功夫抱怨 , 她认为自己并没有时间想太多 , “站好自己的岗 , 是最大的目标 。 ”
“学医20多年 , 使命感让我不能撤退”
尽管是在急诊科 , 但是在之前 , 周振科也没觉得自己的时间如此紧张 。 现在的难题是 , 患者增加 , 医护队伍也陆续出现感染 。 作为市级医院的一线医护 , 该怎么办?
连日来 , 周振科和其余十位急诊科医护人员全员上岗 , 所有人取消轮休 , 主动上岗 。 周振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 , 从医20多年 , 在医院面对过各种难关 。 不过 , 当一时间同时送进5个急诊患者时 , 当送进诊室的患者出现危急症状时 , 当不知道下一个患者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时……她也感到过不踏实 , 但“我们没有时间当病人” 。
经过急诊科分流 , 情况危重的患者将被引流至重症医学科 。 过去一段时间 , 科室18位医生和41位护士也都是全员在岗 。 一日 , 重症医学科年轻的护士把身体靠在病床边 , 借着力才把病人药物一一处置好 。 护士长廖雄毅见状 , 刚想问她怎么回事 , 看到小护士走路的步伐才明白过来 , “身体发酸哇?休息下吧 。 ”
“我看情况嘛 , 大家都在忙的 。 ”面对护士长的休息指令 , 年轻的护士委婉拒绝 。
此外 , 呼吸科的住院总医师邹雪林原本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 此刻也暂停学业 , 回到了科室岗位 。 白天 , 接诊;深夜 , 会诊 。 “最近几天 , 她基本每天只能休息2至3个小时 。 只有稍微空的时候 , 短暂眯一会 , 又继续工作 。 ”呼吸科护士长侯建媚说 。 还有 , 医院行政职能部门中拥有医学背景的工作人员也下到了科室 , 支援临床 , 只为保证医疗服务的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