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记忆里的“治愈力量”之二( 二 )


20世纪90年代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厂子效益开始滑坡 , 职工下岗分流 。 为了生活 , 人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 只有一少部分人留下来守着厂子 。
香草饼干曾是拳头产品
可谓家喻户晓
采访人员从许昌市档案局相关档案中资料了解到:1977年 , 许昌市第一食品厂改造糖果车间 , 引进新设备 , 研制了新产品 。 1980年以后 , 共生产11种软糖、10种硬糖、13种高档糖果 。
许昌市第一食品厂老职工张兰全说 , 当年厂里的食品生产机械大都是半自动化 , 除了奶糖外 , 饼干、糖果进行包装时都要手工封包 。
“封装饼干的时候 , 我们会点上蜡烛 , 手持一根钢锯条 , 将塑料袋封口处折叠一下 , 然后将钢锯条包在里面 , 顺势在烛火上烤 , 袋口就会封住了 。 ”许昌市第一食品厂老职工张兰全说 , 封口操作者要把握好度 , 烤得太轻 , 封口容易张开 , 烤得太重 , 袋子就会融化 。
许昌市第一食品厂有饼干车间、饴糖车间、汽水车间及冷饮车间 , 20世纪90年代初 , 有职工150多人 。 “糖果车间天一热就停产 , 饼干车间一年四季不停产 , 进入8月 , 冷饮车间也会停产 。 ”张兰全说 , 牛轧糖、水果糖都要人工封包 。 “生意好的时候 , 需要临时雇佣封包工人 , 计件算工资 。 ”
“我们厂生产的香草饼干最有名 , 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 , 业务员的业务很好开展 。 各个县(市、区)提前两个月就将货款打了过来 , 根本不愁卖 。 平时 , 我们一天上8个小时班 , 忙的时候则要上12个小时班 , 人歇 , 机器不歇 。 ”张兰全说 , 厂里还生产过一种用来沏茶喝的文峰糖粉 。
食物不仅仅是饱腹之物
更是心情的寄托
“寻常幸福是有饮有食 , 在每一勺羹汤 , 每一口饭菜中体味平淡日子生活里的烟火气 。 ”市民杜宏伟说 。
在网友留言中 , 有人想起了小时候“感冒就撒娇不肯吃药打针 , 向爸爸要黄桃罐头吃”的事情 , 有人说“不舒服的时候吃口冰黄桃 , 心情舒畅” , 有人说“小时候生病 , 没有一瓶山楂罐头解决不了的”……
在网友的回忆里 , 生病的时候吃罐头 , 似乎已成了一个“仪式” 。
仔细看看就会发现 ,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中 , 不仅有黄桃罐头 , 还有山楂罐头、苹果罐头、菠萝罐头……
或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感冒生病、身心脆弱的时候 , 父母总会给予格外的关心和照顾 , 总会变着花样做各种合你口味的美食 , 有可能是一碗鸡蛋羹 , 有可能是一块蛋糕 , 也有可能是一串糖葫芦、一包钙奶饼干……
不管是什么 , 都跟黄桃罐头一样 , 彼时彼景 , 那已不仅仅是一种食品 , 更是一种情感的慰藉 , 是专属的“高级待遇” , 是值得记一辈子的美好回忆 。
美食的治愈力量 , 比我们想象中更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