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医院最前线:盘活全院资源,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
曹一莎封面新闻采访人员曾亚
直击医院最前线:盘活全院资源,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拥挤、紧张、忙碌……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急诊大厅座无虚席 。 据了解 , 最近该医院患者增长较多 , 其中急诊科每日接诊患者人数由平日的400余人翻了近4倍 。
直击医院最前线:盘活全院资源,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文章图片
“快快 , 患者心跳骤停 , 马上抢救!”12月28日晚上10点 , 又有一位躺在担架床上的老人被推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抢救室 , 急诊科两名医生箭一般冲到老人面前 , 胸外按压复苏、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药物抢救……经过三十分钟持续抢救 , 老人逐渐恢复心跳和呼吸 。
像这样的抢救 , 该院急诊科当日已经做了多次 , 多条“站在悬崖边”的生命得到挽救 。 他们几乎全是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等基础疾病的老人 。
医院急诊科主任于圣会介绍 , 目前急诊科每天接诊近2000人 , 这就意味着1个医生资源24小时需要看250个患者 , 平均5分多钟看一个患者 , 这还是在不眠不休、不吃饭、不上厕所的情况下 。 实际情况是 , 所有急诊医生工作8小时 , 不分白天黑夜3班倒 , 虽然全院多个科室调派人手支援 , 但急诊医生人手还是相当紧张 。
12月29日晚上 , 在急诊综合病房 , 患者们正在接受吸氧、雾化等治疗 。 肿瘤科护士长胡莉敏正在为70岁的患者张大爷检测患者氧饱和度 , 张爷爷坐在病床边上 , 一边接受雾化 , 一边抬起手配合检查 。
直击医院最前线:盘活全院资源,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文章图片
据了解 , 张大爷是一位慢阻肺患者 , 不久前 , 他和老伴都感染了新冠 。 25日上午 , 张爷爷在家忽然呼吸困难、喘气 , 神志模糊倒在地上 , 女儿张女士拨打120求助 。 “当时我知道医院病人很多 , 本来担心爸爸没有医院能收 , 急得我都哭起来了 。 还好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救护车很快就来了 。 ”张女士回忆 , 父亲坐着轮椅被推到医院急诊科 , 接受了输液、吸氧、药物等治疗 , 情况渐渐好转 , 随后被转入了急诊综合病房留观 。
张女士从25号到医院就一直在病床边陪护 , 每晚睡在医院提供的折叠床上 , 吃饭靠医院食堂送餐 。 出门时走得急 , 只带了手机 , 她已经4天没洗脸刷牙换衣服了 , “这里医生态度都很好 , 虽然他们都很忙 , 但每天查房都特别耐心 , 详细询问症状 , 及时调整用药 。 不会轻易过掉任何一个病人 。 “现在我爸的情况已经好很多了 , 医生说再观察一下就能出院了 。 ”张女士表示 , 幸亏医院及时抢救 , 不然爸爸可能已经没了 。
医院急诊科医生周治宇介绍:“前来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 , 约有70%为轻症患者 。 其实医生心里比谁都着急 , 都想把每一个危重患者都抢救回来 , 哪怕再苦再累我们也愿意 。 轻症患者其实可以就近诊治 , 在家吃药康复 , 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有需要的重症患者 。 ”
该医务部副部长苏杰介绍 , 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 ,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实行“分类、分区、分层”救治 。 对重症患者 , 全力抢救后转入ICU、次重症患者进入呼吸专科治疗;对轻症需住院患者 , 调配全院床位统一收治 。 部分轻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门诊治疗 , 并提供互联网“云诊室”诊疗 。 据悉 , 为保障患者就医 ,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迅速扩大急诊 , 新增“急诊综合病房”“急诊二诊断区”“急诊二输液观察区”“重症二病区” , 对患者“应收尽收” , 并结合开设互联网“新冠云门诊” , 院内制剂中西结合治疗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