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医生阳性上岗后离世?医院回应

日前有网友发帖称 , 云南昭通市中医院一名31岁年轻医生 , 感染新冠阳性后上岗劳累过度 , 于12月25日离世 。
经澎湃新闻证实 , 医院权威人士回应 , 确有医生死亡一事 , 但无法确定是因新冠导致死亡 , 也不存在带病上岗情况 。
消息很短 , 医院回应的逻辑链却很曲折:肯定——否定——肯定 。
肯定的是 , 医生去世是真的 , 并且 , 很年轻 , 只有31岁;
否定的是 , 不一定是因新冠导致死亡 , 至少无法确定死因就是新冠感染;
肯定的是 , 不存在带病上岗情况 。
也就是说 , 31岁医生离世是真 , 但与网曝的新冠感染后带病上岗无关 。
其实 , 在此之前 , 也网传一位年轻护士阳了之后坚持工作 , 最终因暴发性心肌炎 , 倒在了岗位上 。 只是 , 没有媒体关注和证实 。 具体事实情况 , 不能确定 。
31岁医生阳性上岗后离世?医院回应
文章图片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 , 无论疫情放开之前还是之后 , 医护人员都是天塌下来自有大个撑住的那个大个子!
疫情三年来 , 医务人员承受了太多:离开家人闭环在医院和宾馆 , 面对被感染风险 , 在风雪里、在烈日下采核酸 , 在方舱里、在隔离场所坚守 。 大部分没有奖金 , 没有补助 。 最后放开了医务人员要直面第一波感染 , 有些连N95口罩也不够 。 自己感染了倒不怕 , 就怕传染给了家人 , 无论身心 , 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压 。
疫情之下 , 大家都在艰难前行 , 但比起医务人员 , 再大的苦和难 , 也没有资格矫情 。 《江淮医学》在此多说一句 , 希望医务人员温暖以待的世界 , 疫情的风暴过后 , 也能被这个世界温暖以待!
国外很早就提出压平曲线 , 当初我们所有人都不置可否 。 等我们自己过峰时 , 才明白曲线的意义 。 相对其他发达国家 , 我们的人均医疗资源要低得多 , 波峰高度造成的压力区别很大 。 发生医疗挤兑之后 , 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死亡率 。 这是难以避免的 。
但我们应该深思、应该多问一句的是 , 为什么现在只要是医护人员离世 , 不管什么原因 , 人们总是要将死因与感染后带病上岗联系到一块呢?
道理很简单 , 孕妇效应 。
什么是孕妇效应?
孕妇效应又叫视网膜效应 。 即偶然因素随着自己的关注而让你觉得是个普遍现象 。 意思就是当你关注某件事情或某项特征时 , 就会更加注意到别人是否具备这种特征 。 比如怀孕了就更容易看见孕妇 , 开了奔驰就更容易看到奔驰 , 拎个LV就发现满大街都是LV 。 世界复杂多样 , 但你内心投射到什么 , 就会是什么 。 相由心生 , 境由心造 。
实际上 , 疫情放开以来 , 随着感染人数的快速上升 , 全国医疗体系的压力持续高位运行 。 各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 , 一线医务人员所承担的工作量及面临的岗位风险也随之大幅增加 。 不说医务人员扛下了所有吧 , 至少也是顶着千斤重担!
31岁医生阳性上岗后离世?医院回应
文章图片
31岁医生阳性上岗后离世?医院回应
文章图片
无数医护人员感染后 , 轻伤不下火线 , 带病坚持上岗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 成为了这个冬天最辛苦也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就像《南方周末》2023新年贺词中的主角:凛冬守夜 , 点燃篝火 , 深陷险地 , 为陌生人的不幸悲伤 。 经受不公 , 为更弱者的折辱奔走 。
31岁医生阳性上岗后离世?医院回应
文章图片
三年疫情 , 作为医务人员 , 他们一直紧绷着神经未敢有一丝松懈 。 本以为半个月前防控政策调整后 , 可以松下一口气了 。 可没想到却面对着自己被感染和病人大量涌入的双重压力和矛盾 , 即便感染了 , 只要还能挺得住 , 就都不得不带病上岗 , 大家肩上的重担达到了极值 , 内心有很多委屈和怨气 , 各种负面情绪也到达了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