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检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液体活检,千亿级癌症检测蓝海

一、液体活检是癌症检测的重要工具
二代测序成本不断降低 , 促进液体活检的大规模临床应用
二代测序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 , 能够同时对大量DNA进行测序 。 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 , NGS)又称为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sequencing) 。 二代测序引入了可逆终止末端 , 从而实现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ingbySynthesis) , 并具有通量高、读长短的特点 , 适合高通量的DNA测序 。
癌症检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液体活检,千亿级癌症检测蓝海
文章图片
现有的技术平台主要有海外基于边合成边测序的Illumina(Miseq/Hiseq/Novaseq)、基于连接测序法的LifeTechSolid、基于焦磷酸测序法的Roche-454等 。
癌症检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液体活检,千亿级癌症检测蓝海
文章图片
低廉的高通量测序使基于二代测序的液体活检成为可能 。 血液中存在大量的非细胞DNA(cfDNA)是液体活检的良好样本 。 过去由于测序的高昂价格 , 基于二代测序对非细胞DNA进行检测的液体活检技术难以大规模应用 。 价格低廉的高通量测序使得针对cfDNA的液体活检成为可能 。
液体活检是新兴的非入侵性的检测手段
液体活检指提取人体中的非固体组织样本进行检测的方法 。 广义的液体活检包括对血液、尿液、唾液等所有体液以及粪便的收集和检测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 血浆非细胞DNA的发现、富集技术的改进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液体活检技术的商业化加速 , 逐渐在生育健康、遗传病诊断和癌症的早期筛查等领域进入临床实用化 。 截至目前 , 液体活检技术有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 分别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的科学探索期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技术发展期 , 二十一世纪及以后的产业发展期(2000-2010)和产业爆发期(2011至今) 。
主流液体活检技术主要使用循环肿瘤细胞或者非细胞DNA进行检测 。 非细胞DNA(cell-freeDNA,cfDNA)是最易获得且被研究得最多的液体活检样本类型 。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tumorDNA,ctDNA)是非细胞DNA的一种 , 特指由肿瘤细胞释放的、可能带有特定突变非细胞DNA 。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urcell,CTC)也是液体活检中常见的样本类型 。 对CTC的分离和鉴定可以用于预后诊断和对抗药性的监测 。
传统肿瘤早筛技术主要为医学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组织活检 。
癌症检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液体活检,千亿级癌症检测蓝海
文章图片
医学影像学是以非入侵性方式取得人体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 。 在癌症检测中 , 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测方式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X射线成像、超声成像等等 。 医学影像学检测一直被用作癌症检测和诊断的主要手段 , 然而影像学检测耗时较长、对设备及医生水平要求较高 , 难以作为大规模筛查手段 。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对血液中的肿瘤标志蛋白进行检测从而预判肿瘤发生 。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较为广泛使用的进行癌症筛查的非入侵性检测手段 。 肿瘤标志物蛋白是一组经临床研究证实的、与恶性肿瘤发生高度相关的蛋白 , 常见蛋白包括癌坯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25、癌抗原15-3等等 。 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的预测效果较差、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 基于NGS技术的液体活检是未来发展趋势 。
组织活检从患者体内提取病变组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 组织活检入侵性强 , 患者的实施意愿低;步骤繁琐 , 难以进行大规模筛查 。 当然 , 目前组织活检准确性高 , 仍是行业金标准 , 一般用于临床的最后诊断 。 对于一些可及性较差的组织 , 例如脑、肺、肝等 , 建议使用液体活检的方法进行初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