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长!七个“葫芦娃”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主力军

央视网消息:目前 ,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 仍是吃劲的时候 。 元旦期间 , 各地各级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 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目前 , 北京疫情总体趋缓 , 采访人员探访了北京广安门医院 , 那里的医护人员在元旦假期里依然坚守岗位 , 用心用情全力保障患者的医疗救治 。
快速成长!七个“葫芦娃”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主力军
文章图片
这里是广安门医院呼吸科病房 , 科室主任李光熙穿梭在患者床位间仔细检查患者病情进展 。 让他欣慰的是 , 经历了两周的就诊高峰 , 科室病房收治的58位患者 , 最近康复出院的就有28位 。 奥密克戎虽然传播速度快 , 但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救治方式行之有效 , 刘先生经过8天的救治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
快速成长!七个“葫芦娃”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主力军
文章图片
快速成长!七个“葫芦娃”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主力军】虽然很多患者陆续康复出院 , 但医院急诊科的收治压力依然存在 。 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告诉我们 , 目前 , 防重症依然是首要任务 。 为了最大限度收治患者 , 急诊留观床位从平日的20张扩容到48张 , 重症医学科的床位也增加了近一倍 。 急诊科还专门开设了开方门诊 , 针对轻症患者发热、咳嗽等症状 , 直接开方让患者到药房拿药 , 有效分流了急诊压力 , 提升了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 。 同时 , 为了能让急诊住院患者第一时间用上药 , 急诊病房内还设置了中医治疗室 , 为患者煎药 。
快速成长!七个“葫芦娃”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主力军
文章图片
在急诊科分诊台正在忙着和患者沟通的是23岁的急诊科护士毛伟航 , 他也是院内不多的男护士 , 每天面对不同患者的各种疑问和重复的问题他都要耐心解答 。 分诊、抽血、输液样样都要做 , 刚走上工作岗位两年的他还是第一次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 。
快速成长!七个“葫芦娃”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主力军
文章图片
从急诊转到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除了救治 , 最重要的就是重症护理 , 由于重症监护室的扩容平均每个人的工作量增加两到三倍 , 这里的重症医学科有7位新护士是今年9月份才走上重症监护的岗位 , 最年轻的今年只有21岁 , 被护士长亲切地称为7个“葫芦娃” , 如今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主力军 。
快速成长!七个“葫芦娃”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主力军
文章图片
重症监护室里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俯卧位通气增加血氧含量 , 而要让患者翻身进行俯卧位通气 , 通常都需要5—6位护士协作进行 , 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
快速成长!七个“葫芦娃”成了重症监护室的主力军
文章图片
重症医学科护士谢君怡今年只有22岁 , 刚刚走上重症护理岗位的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工作强度 。 然而工作之余她总想着能为患者和家属多做些什么 , 因为家属不能陪护 , 考虑到患者家属的担心 , 小谢就经常主动用手机为患者和家属进行视频连线 。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