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谷里新“大王”( 三 )


得知这个消息 , 老董欣喜不已 。 他要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 , 到2025年 , 将黄芪谷建成国家级黄芪谷药食产业园示范基地 。
“林口无闲草 , 寒地出良药”
“林口无闲草 , 寒地出良药” 。 提起中药材产业 , 当地人津津乐道 , 这句话 , 既道出了林口中药材资源的丰富 , 又反映出林口县干部群众高质量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决心和干劲 。
林口县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 依托自然资源优势 , 发展中药材产业基础牢靠 , 道地、寒地、黑土地“三地”特色明显 。
林口县政府副县长刘长洲介绍 , 近年来 , 该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大力支持 , 累计获得省专项资金4190万元 。 县级财政累计投入1000万元给予中药材种植户2000元/亩贷款额度贴息 。
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撬动 , 全县初步打造成北部牡丹江黄芪谷 , 南部长白山仿野生种植示范带2个优势板块 。 全县中药材生产主体发展到102个 ,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8万亩 。 其中 , 以黄芪为代表的中药材品种36个 , 以黄芪为首的万亩以上品种10个 。
去年 , 林口县优化中药材区域布局 , 采取专班推进、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等举措 , 突出打造黄芪谷 , 推进黄芪谷规模化、多元化、产业化发展 。 黄芪谷开发中药材面积达到3.5万亩 , 中药材产量2160吨 , 实现销售收入4300万元 。 目前 , 全县中药材产地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0吨 , 年产值2.8亿元 。 与2018年比 , 全县中药材主体数量、种植面积、销售收入分别增长4倍、3倍、8倍 。
黄芪谷里新“大王”】刘长洲表示 , 下一步 , 林口县在稳住种植面积同时 , 紧盯产地加工这个重点 , 着力提升产地初深加工能力 , 开发中药新产品 , 提高产品附加值 , 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 构建深度融合的中药材产业体系 。 争取利用三至五年时间 , 打造出三至五个“林口黄芪”这样的中药材优势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