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鸡蛋醪糟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晋之味
太原鸡蛋醪糟
太原鸡蛋醪糟
文章图片
李拉弟
醪糟是人类饮食史上古老的一种酒 , 古称“醴” 。 如果简单介绍就是南方的米酒、米酿 , 北方称为醪糟 。
《周礼》“酒正”之“辨三酒之物 , 一曰事酒 , 二曰昔酒 , 三曰清酒” , 其中事酒为糟未澄清分离的酒 , 即醪糟酒 , 也称“浊酒” 。
1956年举办的“太原市饮食业展出会”上 , 荣茂园饭店海子边小吃部王俊龙师傅制作的“鸡蛋醪糟”入选太原十大名吃 。 现存资料明确记载:主料 , 晋祠大米 。 醪糟与晋祠大米的渊源能从这里说起吧!
太原古称并州 , 不仅有稻 , 还有与稻相关的传说、故事、记载 。 如祭祀唐献嘉禾的西周叔虞庙堂——晋祠 , 以及宋代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用“神哉叔虞庙 , 地胜出嘉泉……千家溉禾稻 , 满目江乡田”描绘晋祠稻田当年生产的盛大景象;北宋诗人欧阳修也有“晋水今入并州里 , 稻花漠漠浇平田”的诗句 , 盛赞晋水之美 , 稻米之佳……
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 并州为九州之一 , 其地约当今内蒙古河套 , 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 , 其畜宜五扰 , 其谷宜五种 。 (郑玄注:五扰 , 马、牛、羊、犬、豕;五种 , 黍、稷、菽、麦、稻 。 )
春秋时喝醪糟已成风气 , 并且开始热喝 , 《史记》载:“(赵襄子)与代王饮 , 告厨人曰 , 即酒酣乐 , 进热啜 。 ”
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代王猗卢喜饮米酒(即醪糟酒) , 结为兄弟 , 才有后来收复晋阳的故事 。
隋唐时期 , 晋阳府盛行以大米制醪糟 , 渐成今日之形 , 因色白 , 又与黄米酿造的黄酒有所区分 , 也称白酒 。 现在所说高粱酿的酒叫白酒 , 以前称之为“烧酒” 。
小寒到来 , 天气越来越寒冷 。 在这个季节 , 喝一碗醪糟 , 打一个鸡蛋 , 热乎乎的 , 定会寒气顿消 , 全身温暖 。
醪糟和糍粑、元宵、油糕、馏饭一样 , 是在这个盛产太原嘉禾——晋祠大米的区域里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会做、都能做的民间美食 。
现代科学证明 , 醪糟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 。
太原鸡蛋醪糟】据老师傅讲 , 太原府里最有历史的醪糟美食 , 除了醪糟鸡蛋方便快捷 , 还有醪糟元宵 。 这不正应了那句俗语:“太原府里三件宝 , 醪糟、元宵和头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