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区释放集聚叠加效应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
恩阳升级打造农业园区 , 推进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农商融合——
农业园区释放集聚叠加效应
农业园区释放集聚叠加效应
文章图片
农业园区释放集聚叠加效应
文章图片
图一;双胜镇红岩芦笋现代产业园区大棚林立 。 (资料图)
图二:柳林镇海山村优质粮油产业园油菜长势正旺 。 (资料图)
何亦然/文巴中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付海旭/图
成效:
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
特色:
农业园区突出优质粮油、有机果蔬、道地药材、生态畜禽四大特色产业
寒冬时节 , 走进恩阳区柳林镇海山村的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油菜基地 , 成片的油菜绿意盎然 , 长势正旺 。 再过三个月 , 就会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摇曳 , 成批的游客到此畅游油菜花海 。
近年来 , 恩阳区坚持农业园区化发展 , 以“三区同建”为引领 , 按照“一核两环四带多园”产业布局 , 围绕优质粮油、有机果蔬、道地药材、生态畜禽四大特色产业 , 梯次培育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 擘画出一幅园区引领示范带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 截至目前 , 全区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 。
推动农业园区化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新引擎
作为全省的“产粮大县”“产油大县” , 恩阳区自然环境独特 , 生态资源富集 , 农产品质量上乘 , 造就了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 但是 , 传统农业怎样高效地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分散小农户生产怎样走上现代农业的快车道?一系列难题的破解 , 需要寻找有力的抓手 。
现代农业园区便是一大突破口 。 实践证明 , 抓住了农业园区 , 就牵住了农业升级转型、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 。
上兵伐谋 , 规划先行 。 编制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巩固提升规划、省级园区奖补资金使用方案 , 制定全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省星级园区推进方案 , 形成省、市、区、镇各级园区梯次培育体系 。 制定《关于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巴中市恩阳区省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运行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 为园区建设提供遵循、指明方向 。
蓝图绘就 , 落实为要 。 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 实行“一个现代农业园区、一名区级领导、一个推进专班、一张责任清单、一套督查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
强化保障 , 形成合力 。 通过财政配套、项目整合、专项奖补等加大政府投入 , 坚持政府、农业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三方联动”争取金融支持 , 推行“业主建园、政府补助”“村社建园、招商经营”“联合经营、股份发展”三种模式建园 。 积极引导村集体组织与各类经营主体 , 通过直接经营、参股共建、提供有偿服务等形式 , 参与园区发展 , 形成了园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
提质增效扩基强能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时间回到两年前 , 伴随隆隆的机声 , 寂静的海山村热闹了起来 。 集体流转、土地整理、稻油轮作、稻鸭共作……当年秋天 , 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喜获丰收 , 平均亩产实现500公斤以上 , “恩阳大米”销售一空 。 随即 , 标准化新栽种油菜2000亩 。 一个全新的现代粮油农业产业园区呼之欲出、茁壮成长 。
这是恩阳农业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 恩阳以提质增效为抓手 , 规划建设集中连片成带的产业园区 , 全区农业阔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