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神疲乏力、脾胃不适,试试黄芪泡水

高峰|神疲乏力、脾胃不适,试试黄芪泡水


现代人容易出现气虚症状 , 通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气短、食少便溏等症状的人群 , 如果你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 不妨试试药食两用的——黄芪 。
黄芪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 , 甘温 , 归脾、肺经 , 具有补气健脾 , 升阳举陷 , 益卫固表 , 利尿消肿 , 托毒生肌等功效 。 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补脾补气的好药 。
01
【高峰|神疲乏力、脾胃不适,试试黄芪泡水】哪些人适用黄芪
1. 气虚的人
很多老年人气虚导致的哮喘 , 动一动就喘的(心气不足);有食少腹胀、少气懒言、便溏等不适症状的(脾胃气虚);胆子小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的(肝气不足);肾下垂的人(肾气不足) 。
2. 自汗的人
自汗的症状就是稍微一动就出汗 , 出汗后感觉很虚 , 很乏力 。 其实 , 这多属于表虚自汗 , 说白了就是气虚 , 卫气不足 , 无法固摄汗液 , 黄芪刚好可以补气以固摄汗液 。

3. 水肿的人
利尿治疗慢性水肿多是治标不治本 , 这是因为慢性水肿不是因为身体里的水多了 , 而是没有被利用的水多了 。 这主要是因为身体气不足 , 无法把身体的水有效利用 。 黄芪恰恰可以补肺脾肾之气 , 促进人体水液代谢 。

4. 便秘的人
便秘有很多种 , 黄芪治疗的是那种气虚便秘 。 即有便意 , 但是大便很吃力 , 用力排便也只能排出少量大便 , 而且超细 , 像面条一样 , 如厕后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
02
黄芪如何食用
1、泡水
黄芪大枣茶:黄芪60克 , 大枣30克 , 加水浸1小时后 , 煎煮30分钟 , 每日1剂 , 代茶饮 , 大枣可嚼食 。 本茶饮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养血的作用 , 虚劳不足、面色无华、头晕眼花、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动辄汗出者可代茶饮用 。
黄绿茶:黄芪20克 , 绿茶3克 。 沸水沏泡 , 水温合适时饮用 , 可以反复冲泡5次 。 改善鼻部过敏、容易感冒 。
黄芪补气茶:西洋参、枸杞子、黄芪各10克 , 以上药材作为一天的量煎水喝 。 本茶饮能够益气滋阴、清热降火、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 , 适合经常熬夜的人群。
2、煮粥汤
补虚正气粥:炙黄芪20克 , 党参10克 , 粳米100克 。 将黄芪、党参切片 , 用清水浸泡40分钟 , 煎煮取浓汁 。 粳米洗净煮粥 , 粥将成时加入党参、黄芪浓汁 , 稍煮片刻 , 酌加糖食用 。
本配方出自《圣济总录》 , 功能补正气、疗虚损、抗衰老 , 适宜于内伤劳倦、年老体弱、久病身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脾虚久泄、食欲不振等证 。
金银粥:大米50克 , 小米50克 , 黄芪30克 。 将黄芪用纱布包裹 , 用棉线系口后 , 和大小米一起浸泡30分钟 , 大火烧开 , 改为小火 , 煲30分钟 , 去掉黄芪包 , 即可 。 此粥可改善消化不良 。
蛋花山药黄芪汤:鲜鸡蛋1枚 , 脆山药100克 , 黄芪20克 。 脆山药切片 , 黄芪用纱布包裹系口 , 共同放入凉水内煮沸 , 水沸3分钟 , 将搅拌好的鸡蛋倒入沸水内 , 轻轻搅拌 , 再次沸腾时 , 加入少许盐 , 倒入少许淀粉汁勾芡 , 即可出锅 。 此汤可改善疲劳乏力、大便稀溏 。
3、做菜
茄子卷:将茄子片成长条 , 放入锅中小火焙干;牛肉馅依个人口味调味后加入黄芪粉搅拌均匀;在茄子上铺好牛肉馅 , 卷起来用牙签固定 , 再撒上一层玉米淀粉;起油锅 , 下入茄子卷煎制 , 快成熟时淋入由生抽、醋、盐、糖、胡椒粉调成的料汁 , 收汁后即可出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