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年古方,是治感冒、防流感的“神药”,用对了“其效如神”

一个千年古方,是治感冒、防流感的“神药”,用对了“其效如神”

文章图片

一个千年古方,是治感冒、防流感的“神药”,用对了“其效如神”

俗话说 , “病来如山倒 , 病去如抽丝” , 因此世人都希望能有一种拔除病根的“神药” , 这样就能让身体健康能够快速的恢复 。 实际上 , 古往今来 , 诸多名医也一直在探索和寻求“特效神药” , 比如对于流感 , 医圣张仲景所创的麻黄汤、桂枝汤 , 如果运用得当、加减合理 , 的确也能起到如有神助的速效作用 , 然而 , 由于《伤寒杂病论》的原著与烽火中出现了断层 , 这就导致后世医家没有得到桂枝汤和麻黄汤的真传 , 然而 , 在仲景离开的八百年后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却出现了一个不是麻桂、胜似麻桂的奇妙良方 , 一度成为四时感冒、流感、温疫等流行性疾病的通用方 , 由于它全方十味中药 , 效果如有神助 , 因此被称之为“十神汤” 。

十神汤是来自宋代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 , 全方由“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四两 , 干葛十四两 , 赤芍药、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四两”等十味中药组成 。 按照原方的煎服法 , 是先将这些中药研为细末 , 每次服用时 , 取药末三大钱 , 用水一盏半 , 在煎煮时 , 将水煎煮至七分时 , 去掉药渣 , 趁热服用 。 正常情况下 , 可以加生姜五片;如果头痛发热 , 可以加连须葱白三茎;如果中满气实 , 可以加枳壳数片 , 一同煎服 。

对于十神汤的作用 , 《局方》明确指出 , 用于治疗“时令不正 , 温疫妄行” , 而且 , 还特别强调 , “此药不问阴阳两感” , 或者遇到“风寒湿痹” , 这十神汤“皆可服之” 。 《局方》还指出 , 如果治疗伤寒 , 可以“不分表里证” , 如果用十神汤来“导引经络” , 就可以让人体的阴阳气血“不致变动” , 而且还赞叹十神汤的“功效非浅” 。 尤其是“不问阴阳两感”、“不分表里证” , 都能有效 , 这真是一个另外拍案称奇的千古名方 。
【一个千年古方,是治感冒、防流感的“神药”,用对了“其效如神”】十神汤的方药组成 , 全方以麻黄、紫苏叶为君药 , 主要起到发汗解表、驱散风寒的作用;以葛根、升麻、川芎、白芷为臣药 , 其中葛根、升麻主要起到升阳解肌的作用 , 川芎、白芷主要起到疏风止痛的作用;以陈皮、香附、芍药为佐药 , 其中陈皮、香附主要起到行气开郁的作用 , 芍药主要起到敛阴和营的作用;以甘草为使药 , 主要起到安中和药、调和诸药的作用 。 全方十味主药联合使用 , 可以让表解寒去、肺复宣降、营卫畅行、气血和调、诸证自除 。

对于十神汤的绝妙之处 , 有医者认为 , 它获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升阳解肌法的应用 , 既可以振奋阳气 , 提高机体抵抗力 , 又可以避免疾病转化 , 使疾病早期治愈[1
。 对于十神汤的妙用 , 还有医者认为 , “十神”汤的内涵并不止其效如神之意 , 还与定魂魄、安神明有关;并总结出十神汤以疏表利气为主 , 主治因外感风寒之邪 , 机体肺卫失司 , 加之气机紊乱 , 适用于疫病早期的广泛应用及外感风寒 , 且善于透发肌表之蕴毒;而且还发现 , 十神汤在冬日 , 或春初秋末之时运用更为合宜[2

十神汤的出现 , 一改麻黄汤、桂枝汤在将息法方面的繁琐 , 而且对于流感 , 或者瘟疫时邪所导致的病症 , 颇有特效!尤其是在治流感、防温疫方面 , 与人参败毒散、清瘟败毒饮、小柴胡汤、神术散、荆防败毒散等对于时邪侵袭颇有良效的中医古方可以并驾齐驱 , 诚如清代名医汪昂对十神汤的评价一般——“时邪感冒效堪夸” 。 不过 , 对于十神汤的核心方证 , 还是以寒邪袭表、肺卫失司为主 , 临床表现主要以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等症为主 , 且兼有寒邪阻遏阳气、气机失调而见的胸脘痞闷 , 或呕或泄等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