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上旬 , 因新冠病毒感染致使急危重症患者逐日递增……一时间 , “保重症”成为广州医疗救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
文章图片
危急!31岁孕妇出现多种严重疾病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31岁杨女士是该院收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之一 , 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 怀孕27+周的她 , 患有重度子痫前期、Ⅰ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抗磷脂综合征、贫血、低蛋白血症、轻度胸腔积液、甲状腺功能低下 , 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 。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 , 从来都是与死神赛跑 , 分秒必争 。
12月14日 , 杨女士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 伴有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多器官功能受损等表现……
文章图片
围产专科迅速召集内分泌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风湿免疫专科、急诊ICU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开展多学科会诊 , 为她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
经过围产专科主任谭剑平教授联合张睿、刘玉昆、祝丽琼等专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 综合考虑杨女士病情极危重 , 建议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 , 术后转入EICU进一步治疗 , 同时积极抢救新生儿 。
风险与机遇并存 , 杨女士及其家属知悉了病情及治疗方案后 , 表示无条件相信医院并积极配合治疗 。
冒着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 , 急诊剖宫产手术立即密锣紧鼓进行 。 12月15日凌晨 , 灯火通明的手术室里传来一声新生儿的啼哭 。 这响亮的哭声 , 让手术室里为了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忙了十几个小时的医护人员松了口气 。 所有的坚守与付出能换来这宝贵的新生命、成功挽救母婴生命 , 大家倍感欣喜!
但 , 这不是比赛的终点 , 而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 。
接力赛!转战急诊科进行新冠重症治疗
“必须尽快为新冠产妇找到一个合适的治疗场所!”
容不得一丝耽误 , 急诊科主任蒋龙元教授及急诊科副主任杨正飞教授深夜统筹 , 火速安排杨女士的后续重症治疗 。 他与蒋龙元教授当机立断 , 将EICU率先改为北院区急危重症病人的阳性病区 。
在医务部综合协调下 , 由心血管外科郑俊猛教授团队深夜接收EICU原有的三个重症患者 。 与此同时 , EICU住院总吴孟春医生和谭笑杏住院医生做好接收新冠产妇的准备 。
在面临着高强度工作时 , 医务人员从未临阵退缩 , 仍恪守“健康所系 , 性命相托”的初心与信仰 , 兢兢业业坚守在岗位上 。
最终 , 12月15日凌晨 , 孕产妇顺利转入该院EICU进行重症监护治疗 。 这一夜 , EICU的医务人员无眠无休 。
文章图片
次日早上 , 急诊科方向韶教授及伍靓靓住院医师第一时间对杨女士进行评估 , 考虑其全身水肿 , 存在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 同时合并产后重度子痫前期、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多器官功能障碍 , 遂迅速开展多学科会诊 , 制定重症治疗方案 , 给予CVVH(持续性血液透析)改善全身水肿和心衰症状、激素抗炎、调节免疫、抗感染 , 同时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抗凝、营养支持、护胃等治疗相关方案 。
经过几天的多学科协作诊疗 , 杨女士顺利撤离呼吸支持 , 拔除气管插管 , 各方面的指标逐步改善 。
有仁心!医者医病更医心
一波三折的是 , 就在杨女士病情出现好转时 ,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
一方面 , 风湿免疫科郑东辉教授团队会诊发现 , 杨女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性大;另一方面 , 焦虑紧张、精神病性症状、自杀倾向等也“找上”杨女士 , 杨正飞教授认为是“产后抑郁症” 。
- 母婴传播|防疫营养小贴士:蛋白质与机体免疫力息息相关,“阳康”恢复期饮食要注重奶类等优质蛋白摄入
- 云南省肿瘤医院的论文与5篇已发表文章图片重复,可靠性堪忧
- 孩子不能吃草莓?医生:原因有4个,答案或与你想的不一样
- 有种关系带着妄念,假装可以,不看结果不甘心,是与这星座的互动
- 他们有点颜控,却不容易显露,与金牛座的互动你得留意形象和谈吐
- 他们有点颜控,却不轻易显露,与金牛座的互动你得注意形象和谈吐
- 医药研发界的“天坑”——阿尔茨海默症的罪与罚
- 2023年健身关键趋势预测 智能科技与运动健身的相互碰撞
- 哈佛大学胡炳长:坚持健康饮食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 2023年健身关键趋势预测 | 智能科技与运动健身的相互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