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运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传统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 )


(四)数字化、智能化是发展目标
未来的物流一定是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 数智世界将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时代 。 数智化的世界才刚刚开始 , 未来的新技术发展 , 特别是IoT的发展 , 不仅会带来现有物流要素的数字化 , 并走向智慧化和智能化 , 也必将会创造新一代的物流要素 。 只有实现整个产业链不同企业间的全面联动 , 将数据打通 , 才能让端到端的整体流转效率变得更高 。
数字货运发展趋势的推演 , 最终分为两个支撑:一是支撑数字化供应链 , 实现供应链的全程数智化;二是支撑数字化物流 , 实现物流全程数智化并进而实现物流数据的业务化 。 从国家层面将“无车承运人”调整为“网络货运”的提法 , 背后是站在全局高度提升全社会物流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考量 , 以夯实国家战略能力和基础建设 , 因此数字货运的本质是物流的数字化形态 。
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 需要搭建完整的数字化体系 , 重点体现小前台、强中台、大后台的系统特征 。 小前台重点体现以数字化体系支撑的前端用户的便利性、智能化 , 增强用户的便利性、提升用户体验 。 强中台重点是打通所有要素之间、环节之间的数字化链接 , 通过数字化增强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 。 把以往没有链接、缺乏关联的数字关系 , 通过中台体系形成系统关联 , 特别是把企业的用户信息、产品信息、订单信息、交付信息、营销信息等形成完整的串联 , 发挥出更强的数字化价值与能力 。 大后台重点体现的是提升企业的系统运算能力与效率 。 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大数据算法等支撑企业的系统处理能力 , 使企业的整体系统更有效率、更智能化 。 另外 , 企业需要重构以数字化为主线的企业组织 。 这种组织的特征需要去中间化 , 减少组织层级 , 由以往的组织驱动模式转型为数字化系统驱动模式
(五)业务平台化、服务产品化、数据业务化 , 赋予生态活力
1.业务平台化
平台化的思路很重要的就是把那些有共性的资源、有共性的能力合并在一起 , 然后把那些面向客户的价值独立出来 。 数字货运平台的推行是行业分工合作发生较大变化的一次变革 , 主要表现在:
(1)高效整合货源需求和运力资源、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 通过整合社会化运力资源形成运力池 , 连接生产端货主及货代企业 , 集中上游需求形成订单池 , 统一分发给下游运力池 , 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 , 显著提高了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 。 可以说 , 数字货运平台这一商业模式正在推动着我国物流行业从分离走向连接、从无序走向集约 , 实现全行业的转型升级 。
(2)替代三方物流中间转包的环节 , 减少中间成本 。 面对行业信息不对称以及随之产生的层层转包的冗长交易链条和众多交易主体等现象 , 数字货运平台去掉了黄牛、信息部等中间层层转包的主体 , 将货主需求直接线上化透明呈现 , 大大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 有效降低了中间成本 , 促使物流行业实现降本增效 。
(3)交易环节线上化 , 实现透明合规 。 交易环节以数字化方式线上进行 , 方便实时记录交易数据 , 统一上传交通部指定监管平台 , 推动交易环节实现透明合规;同时系统自动完成缴税和开票等业务 , 实时记录税务数据 , 有效减少行业偷税漏税现象 , 方便政府税收统筹管理 。
2.服务产品化
物流行业服务产品化的前提是标准稳定的服务输出 , 企业一定要制定从上而下的数字化供应链战略:第一个是要数字化战略清晰;第二个是要构建技术赋能中心;第三个是要实现业务智能运营;第四个是要重塑业务模式;第五个是要构建转型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