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抚粮仓”绘出新景象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江西抚州实施“农业立市”战略——
“赣抚粮仓”绘出新景象
“赣抚粮仓”绘出新景象
文章图片
游客在江西黎川县沁田胭脂柚种植基地采摘 。 吴维纲摄
江西致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打包广昌通芯白莲食品 。 曾恒贵摄
筑大坝、固堤防、修灌区、通水渠……近日 , 行走在江西抚州市各农业主产区 , 随处可见冬修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场景 。
近年来 , 素有“赣抚粮仓”之称的抚州市坚定不移实施“农业立市”战略 , 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 , 发挥特色提优势 , 壮大主体强带动 , 擦亮品牌增效益 , 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 推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
集约化引领
在抚州市临川区唱凯镇观前村 , 巡田员廖志刚戴上“5G智慧巡督仪” , 打开手机小程序“田长制高标准农田管护” , 对现场巡田情况进行记录 。 “通过大数据综合平台‘智慧管’ , 我们对高标准农田的土壤肥力、土壤空气温湿度、气象等实时监测 , 让‘高标田’真正成为‘高产田’‘高科技田’ 。 ”廖志刚说 。
临川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邱福文告诉采访人员 , 2021年以来 , 临川区共投入3.6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 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 惠及14个乡镇 。
近年来 , 抚州市粮食总产稳定在50亿斤以上 , 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生产基地 ,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 但农业企业仍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发展层次低的现象 。 “推动农业产业稳基础提效益 , 关键在于优化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 , 丰富提升乡村经济价值链 , 完善贯通流通体系供应链 , 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 ”抚州市市长高世文说 。
做活“农”字文章 , 离不开科技赋能 。 走进抚州华宸农业公司智慧菜园 , 一排排绿色蔬菜整齐地“躺”在“种植床”上健康生长 。 “我们的蔬菜不仅供应抚州和南昌市场 , 还通过中欧班列销往俄罗斯等国家 。 ”该公司负责人张荣滨介绍 , 智慧菜园通过精准调节农作物生长要素、环节 , 蔬菜品质大幅提升 。
集约化引领是农业“强”的坚实路径 。 在抚州 , 越来越多的“特、优”农产品聚链成群 , 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 培育了南丰蜜橘、广昌白莲、南城禽蛋、黎川茶树菇、金溪香料香精、崇仁麻鸡、杂交水稻制种等十大农业产业集群 。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 抚州市选准首位产业 , 优化产业结构 , 集中要素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 抚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乐启文说 ,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 抚州提出实施农业“4+6+1”龙头引领工程 。 “4”是培育生猪、粮食食品加工、蔬菜(含食用菌)、资溪肉类综合加工4个百亿元产业;“6”是培养南丰蜜橘、广昌白莲、崇仁麻鸡、南丰龟鳖、资溪食品、乐安竹笋6个产值50亿元重点产业;“1”是大力发展现代种业 , 打造现代种业强市 , 推进宜黄、南城2个国家水稻制种大县建设 , 抓好南丰龟鳖、蔬菜、蓝莓等种苗基地建设 。
“目前 , 全市有81个农产品基地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审核认证 , 居全省第一位 。 我们力争通过几年努力 , 把抚州建成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 ”乐启文说 。
品牌化发展
在江西 , “崇仁麻鸡”品牌闻名遐迩 , 是我国优良地方家禽品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走进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种鸡舍 , 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方正的种鸡笼 。 “我们正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 对品种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养殖、精深加工、品牌建设、销售模式进行全方位提升 , 走全产业链发展、品牌化发展之路 。 ”该公司负责人周云经说 。 目前 , 全县崇仁麻鸡出栏8500万羽以上 , 年产值近25亿元 , 产品畅销20多个省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