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世上本无血稠,只有脾虚湿盛!一张健脾方,化痰清浊,能治高血脂

其实,血稠,更多的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说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血液粘稠。
既然谈到血液粘稠,那咱们会自然想到高脂血、动脉硬化、血管内壁斑块、血栓等,并且认为黏黏糊糊的血液,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寿命。
陕西中医|世上本无血稠,只有脾虚湿盛!一张健脾方,化痰清浊,能治高血脂
文章插图
其实,现代医学几乎从来没有过“血稠”这个概念。现代医学与之类似的,只是有一个“血液流变学”的概念。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结果,一度被认为可用于预测缺血性病变的发生几率。
但事实证明,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结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检测的时间、方式等。因此,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目前也就不被认为是发生缺血性病变的依据了。
说白了,血液流变学认为“血稠”了,不一定代表高血脂。
陕西中医|世上本无血稠,只有脾虚湿盛!一张健脾方,化痰清浊,能治高血脂】由此,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认识:所谓血稠,本身作为一个想象出来的概念,不代表高血脂、动脉硬化,也不代表未来可能发生心梗或脑梗。所以,以血稠作为噱头的健康宣传,是虚假的、不负责任的。
陕西中医|世上本无血稠,只有脾虚湿盛!一张健脾方,化痰清浊,能治高血脂
文章插图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咱们普通老百姓为什么造出“血稠”这个词儿呢?为什么对“血稠”特别敏感呢?
因为咱老百姓从心眼儿里往外,害怕咱们的血液脏了,害怕血液有垃圾,害怕血液的流动被堵塞。我们担心自己的气血运行状态,有一天真的不好了。
这个担心,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确实是科学的。那么,是什么影响到我们的血液在脉道中的运行质量呢?
告诉您,用中医学的观点看,就是脾。脾虚湿盛,是影响血液质量的关键。可以说,世上本无血稠,只有脾虚湿盛。
陕西中医|世上本无血稠,只有脾虚湿盛!一张健脾方,化痰清浊,能治高血脂
文章插图
您看,我们的血液在脉道里流淌,其动力之一就是气。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中医讲,叫做“气帅血行”。气从哪里来啊?源于脾。
我们的脾,主气的生成。脾虚,则气虚,则血液流动乏力。
再看,我们的脾,主运化,帮助我们把水谷化作精微物质,然后输送、营养全身。但是如果脾虚了,水谷得不到运化,就会成为痰湿淤积在身体各处。
其中,就包括我们的血管。潜藏在血管里的痰湿,就是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
又看,我们的脾,运化水谷精微,输送到心,经过心的赤化作用,变成了血液。而心化生血液的动力,源于脾土。故而,脾功能的好坏,又决定了我们的血液化生质量的好坏。
所以说,脾虚湿盛,是影响我们血液质量、血液运行质量的关键。想要净化血液,就必须有一副好的脾。
陕西中医|世上本无血稠,只有脾虚湿盛!一张健脾方,化痰清浊,能治高血脂
文章插图
明白这番道理之后,我们能做什么呢?
第一个,就可以看懂一些方子了。比如下面这张调治高血脂的验方,就秉承健脾的思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泽泻、山楂,丹参,三七、红花、大黄,蒲黄、胆南星、半夏、石菖蒲、郁金。
这里面,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半夏、茯苓、泽泻化痰。佐丹参、三七、红花等活血化瘀。这就体现了净化血液先健脾的原则。
此验方选自2003年的《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世上本无血稠,只有脾虚湿盛!一张健脾方,化痰清浊,能治高血脂
文章插图
其次,我们要爱护脾,保护脾,从而保护我们的血液。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