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叶寒辉:新冠感染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利于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医师报讯(融媒体采访人员裘佳)2023年1月8日 ,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颁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也于1月5日发布 , 进一步强化“关口前移”理念 , 推荐对轻症病例也早期介入 , 加强对症和支持治疗 , 防止轻症转为重症 。 小分子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奈玛特韦/利托那韦、莫诺拉韦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 并推荐在病程早期即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 。
为了更加科学、精准、规范地应用抗病毒治疗药物 , 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转化率和病死率 ,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组织国内感染、呼吸、重症、药学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 就抗新冠病毒药物应用相关问题展开调研与讨论 ,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和我国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诊疗经验 , 编写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 《医师报》特邀参与共识制定的专家、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感染科叶寒辉教授解读共识要点 , 分享临床诊疗经验 。
观点|叶寒辉:新冠感染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利于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文章图片
叶寒辉教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副院长
一份及时且实用的
新冠感染抗病毒指导文件
“制定共识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 该共识的发布应该说是非常及时以及实用 。 ”叶寒辉表示 , “2022年底新冠病毒感染房控政策调整以来 , 各地都面临新冠病毒感染急重症救治的压力 , 也明显感受到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对新冠抗病毒药尤其是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药的需求 。 但同时 , 我们也意识到 , 对于抗病毒药的早期应用 , 尤其是对于临床一线 , 如何快速掌握用药规范、抗病毒药与其他药物同用时的注意事项、不同人群用药的注意事项等问题 , 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指导规范 。 ”
本共识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国际发布的最新指南基础上 , 结合专家及新冠感染一线医生的经验汇总而成 。 共识包括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现状、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分型、新冠感染抗病毒药物、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治疗后管理指导指导共七个部分 。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 结合本共识合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抗病毒治疗 , 有利于临床合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 。
“期望本共识能够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中抗新冠病毒药物的应用提供用药指导 , 提升临床新冠病毒感染的科学精准治疗能力 。 规范抗新冠病毒药物的应用”叶寒辉说 , “同时 ,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工作组将即时跟踪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 , 根据实际需要对本共识进行调整及更新 。 ”
早期抗病毒治疗是
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新冠病毒感染在发病早期的上呼吸道病毒载量非常高 , 随着时间推移 , 病毒载量开始降低 。 叶寒辉表示 , 早期高复制是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的重要特征 , 带来多方面危害:增加传播概率 , 导致高炎状态和严重感染的IL-6等指标升高 , 与血清中中和抗体(抗S1lgA和lgG)水平低显著相关 , 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 增加住院期间入住ICU和死亡风险 , 与患者出现心血管、胃肠道、内分泌后遗症相关 。 有研究显示 , 重度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毒载量和较长的病毒脱落期 , 与严重的临床结局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