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担心变“白肺”,频繁查肺部CT!协和放射科专家:不要过度焦虑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刘迅
通讯员彭锦弦
随着新冠感染者陆续康复 , 很多市民久咳不愈、胸闷气短等症状仍在持续 , “白肺”“病毒肺”“新冠后遗症”等成了康复患者新的焦虑来源 , 为求心安进行肺部CT检查 。
1月18日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郑传胜教授表示 , 对于大多数轻症患者来说 , 该项检查必要性并不大 ,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 , 如果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 则要尽快就医 。
女子担心变“白肺”,频繁查肺部CT!协和放射科专家:不要过度焦虑
文章图片
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郑传胜教授
肺部CT检查人数回落 , 仍有不少市民过度焦虑
1月16日 ,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探访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发现 , 相比前一段时间 , 排队等候肺部CT检查的患者有所下降 。 该院放射科主任郑传胜教授表示 , 从目前接诊情况看 , 大部分是“阳康”后为求心安 , 来医院检查肺部情况 。
“我们也接诊了一些市民 , 非常焦虑 , 生怕自己得了‘白肺’ 。 ”郑传胜教授表示 , 有的甚至一个多月做了多次CT , 来门诊时一拿就是多张结果 , 实在没有必要 。
36岁的夏女士(化姓)去年12月下旬感染了新冠病毒 ,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 , 抗原已经转阴 , 但一直在咳嗽 。 她说 , 返岗后在单位遇到同事 , 见她咳得厉害 , 赶紧“现身说法”劝其去医院做肺部CT检查 , 原来该同事也是“阳康”后咳嗽 , 后检查发现肺部有严重感染 。
听完同事经历 , 夏女士吓蒙了 , 整日提心吊胆 , 生怕自己久咳不好也是因为“白肺”的缘故 。 之后 , 她赶去医院检查 , 虽然肺部有轻微感染 , 但问题不大 。 但夏女士仍很担心 , 换了几家医院做肺部CT检查 。
前不久 , 她辗转到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就诊 , 希望再次进行肺部CT检查 。 郑传胜教授安抚夏女士情绪后 , 解释了肺部病灶情况 , 建议她不要过度担心 。
不是有炎症就叫“白肺” , 老人更应警惕“沉默型缺氧”
“其实 , ‘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种口语化描述 , 它并非正式的医学术语 。 ”郑传胜主任解释 , 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 它由很多肺泡组成 , 里面充满了空气 , 所以在X线、CT片下 , 空气有透光性 , 影像结果表现为黑色 。 但如果发生病变 , 肺泡中充满了渗出液和炎性细胞 , 包括肺泡的塌陷 , 射线则无法穿透肺泡 , 因此会表现出白色 。 只有当肺部双侧病变面积达到了肺部的70%至80% , 才叫“白肺” 。
“白肺”表现多见于重症肺炎 , 病情进展到这个阶段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的症状 。 郑传胜主任解释 , 病原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 均可在胸部X线片及肺部CT图像中表现为“白肺”改变 。
该院放射科医生陈铨表示 , 如果抗原转阴2周后 , 依然长期咳嗽且伴有大量黄脓痰 , 或者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 就需要及时进行肺部CT或胸部X光检查 , 以明确是否存在病毒性肺炎 。 但对于大多数轻症患者 , 该项检查的必要性并不大 。 但如果老年患者食欲差、嗜睡、反应明显迟钝、血氧饱和度低 , 就需要警惕“沉默型缺氧” , 及时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 , 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
新闻链接:
市民关于“白肺”的话题 , 极目新闻邀请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郑传胜教授一一解答 。
●白肺的典型临床症状有哪些?
成人:
1.持续高热、退热后再发高热;
2.呼吸急促(呼吸频率≥30次/分钟)、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