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健康】8岁,120斤,高血压!家长注意,高血压已盯上“小胖墩”

【东东|【健康】8岁,120斤,高血压!家长注意,高血压已盯上“小胖墩”】在普通人的认知里 , 高血压往往常见于老年人 。 实际上 , 无论是婴幼儿、学龄前儿童 , 还是青少年 , 都可能会发生高血压 , 尤其是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爱的“白白胖胖”的孩子 , 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更高 。
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中国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 , 学龄前儿童为2%~4% , 学龄儿童为4%~9% 。
2022年1月 , 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15岁的女孩月月(化名) , 这不是她第一次住院 , 几个月前 , 月月因关节炎前来治疗过 , 而她关节不适的症状已出现了两年之久 。 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彭茜发现 , 月月尽管只有15岁 , 体重却有80公斤 , 明显大幅高于同龄人 , 便格外注意她的血压情况 , 果然 , 也比同龄孩子高 。
儿童也会得高血压?是真的!
彭茜解释说 , 高血压不分年龄、不分性别 , 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出现 。 儿童高血压也分为原发性(无明确病因)和继发性(有基础性疾病) , 其中80%为继发性高血压 。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没有特别的临床表现 , 往往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 , 当血压明显升高或持续性升高时 , 可能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 严重的会进展到晕厥、偏瘫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
因为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隐匿性 , 被发现时 , 往往已经出现了心血管损害 , 比如“左心室肥厚”临床症状 , 或者肾脏损害、视力损害 。
而继发性高血压 , 一般伴随着肾脏病变、内分泌疾病等基础性疾病 。
2018年 , 时年10岁的东东因为突发抽搐晕倒 , 被送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 当时 , 东东的收缩压高达220mmHg 。 医生随即对症治疗 , 但当血压降低到140mmHg时 , 东东出现了更为严重的不适反应 , 经详细检查 , 医生发现 , 东东的高血压来自全身多处血管狭窄 。 由于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 , 身体机能已经适应 , 血压突然降低 , 反而感到不适 。
儿童高血压还有一个特点 , 多数都跟肥胖有关 。 “小胖墩”是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关联性最高的危险因素 , 有30%~40%的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肥胖 。
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史、低出生体重、早产、日常盐摄入过多、睡眠不足及体力活动缺乏等 。
8岁的男孩淼淼2021年因“胸痛胸闷”前来就诊时 , 彭茜发现淼淼的体重高达60公斤 , 是同龄孩子体重的两倍 , 血压也比其他孩子高得多 。 “(肥胖的)孩子容易出现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等 。 ”彭茜说 。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高血压?
彭茜说 , 实际上 , 与成年人血压情况有标准数值作为参考不同 , 儿童血压因年龄、性别、身高的生理特点不同 , 诊断标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定出了中国3~17岁男、女年龄别和身高别的血压参照标准: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第95百分位诊断为高血压 , 第90~95百分位为“正常高值血压” 。
百分位是什么意思?通俗地讲 , 就是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的100个孩子测量血压 , 按照血压从低到高排列 , 第95个孩子的血压就是第95百分位 。
只要3次非同日测量血压的数值比第95百分位的数值要高的话 , 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
如此复杂的判断标准 , 非医学专业的家长很难掌握 , 有没有简单易记的判断方式?彭茜表示 , 婴幼儿SBP>100/60mmHg , 学龄前儿童SBP>110/70mmHg , 学龄期儿童SBP>120/80mmHg , 13岁以上>140/90mmHg ,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 但这个标准仅考虑年龄因素 , 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