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小肿块”已切除,医生为何还“紧追不放”?仔细检查结果让人吃惊!

人参|“小肿块”已切除,医生为何还“紧追不放”?仔细检查结果让人吃惊!


刘小姐最近两个月发现自己右胸上有一个肿块 , 凭着自己多年给自己做“手机医生”的经验 , 她认为“这个肿块表面烂了 , 应该就是感染了 , 不是坏毛病” 。 她到浦南医院看了个普通门诊 , 做了个小手术就急急忙忙回家了 。

谁知 , 几天后刘小姐接到了一个医生的电话 , 说“手术后的肿块病理结果不好 , 需要当面沟通” , 刘小姐判断“这是个骗子电话” , 她毫不客气地怼回去:“手术已经完整切除肿块了 , 还需要做什么检查?我很忙 , 没有时间到医院来!”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

然而 , 邓医生不是骗子 , 而是一个认真负责的病理科医生 , 浦南医院的邓敏 。

邓医生拿到刘小姐的手术标本后 , 第一眼看上去是个普通的“皮脂腺囊肿” , 然而 , 经过取材、脱水、染色等一系列制片流程后 , 显微镜下 , 染色切片却显示出满满的“恶意” , 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

但是 , 这是个“啥”呢?“这个细胞形态很少见 , 很难判断 , 需要患者过来 , 做免疫组化才能进一步判断 。 ”遭到了患者的拒绝 , 邓医生并没有放弃 , 也没有只是出具一张粗略的“恶性肿瘤”诊断报告 。 她继续翻阅大量的参考书籍 , 发现该肿瘤很有可能是个罕见病 。 凭着二十多年诊断经验和病理科医生的职业操守 , 邓医生暂时放下了手头其他工作 , 赶到上海市临床病理读片会请三级医院专家会诊 。 专家们也各执一词 , 有的怀疑是癌症 , 有的怀疑是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 , 还有怀疑组织细胞肿瘤的 , 但无论是怎样的怀疑都需要有免疫组化指标来支持 。

邓医生急忙再次联系刘小姐及家属 , 在电话中耐心细致地反复解释 , 告知该疾病可能存在的严重性和危险性 , 请刘小姐务必速来病理科与医生当面沟通 。 所幸这次刘小姐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 第二天赶紧来了浦南医院病理科 。

给刘小姐做的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 不过 , 为了与“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皮肤累及相鉴别 , 患者还需要做全身检查甚至基因检测 , 必须到肿瘤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于是 , 邓医生给出相关的病理报告、蜡块和染色切片 , 刘小姐拿到肿瘤医院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 。

一个多月后 , 刘小姐的家属拿着肿瘤医院的报告来归还切片等材料 , 结果显示 , 浦南医院病理科的诊断与肿瘤医院一致 。 刘小姐家属非常感激地说:“幸亏浦南医院病理科的医生不厌其烦反复地联系我们 , 告知严重性 , 才避免了病情进一步恶化 。 你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们非常感动 ,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

病理科医生每天和标本、切片、显微镜打交道 , 几乎不会和患者见面 , 然而 , 他们却是细胞“侦察兵” , 能够从一个个细胞的细微差别中发现疾病根源 , 做出准确诊断 。

为认真负责的医生点赞!

文字:张琪
【人参|“小肿块”已切除,医生为何还“紧追不放”?仔细检查结果让人吃惊!】编辑: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