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发力!医院DRG/DIP试点绩效考核多个省市开始推广

自2022年以来 , 多地医保局发布针对定点医疗机构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评价办法 。
2022年9月 , 江苏省医疗保障局为深入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 , 促进医疗机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 发布《定点医疗机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评价办法(试行)》通知 。
据悉 , 2022年度江苏省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评价共设置22项评价指标 。 其中 , 围绕改革推进要求及政策导向 , 设置核心指标5个方面19项 , 共100分 。 负面清单3项 , 共20分;另有地方性指标 , 共20分 。 江苏省定点医疗机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医保绩效综合评价 , 与预留的医保服务质量保证金挂钩 , 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年终清算指标依据 。
除了江苏省 , 早在2021年12月 , 安徽省安庆市就发布《基本医疗保险DIP绩效考核办法》 , 考核办法针对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基金监督、DIP指标、病案质量、医疗行为以及日常评比等共23项考核指标共计100分进行考核 , 并设置两项加分项 , 最终考核结果与定点医疗机构年度费用决算相关联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医疗保障局也印发了《中卫市DIP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 中卫市DIP试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管理内容包括: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运行分析、结算清单质量、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医疗行为和医疗质量、病案管理、费用控制、患者满意度等 。 DIP考核管理以日常管理为基础 , 结合数据分析、现场检查及各级相关部门开展的专项检查 , 实行动态考核 。 并以月度预结算额度的10%作为服务质量保证金考核 , 考核结束后进行年度清算 。
医保绩效考核:
发挥医保支付“牛鼻子”作用
此次江苏省发布的《定点医疗机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评价办法(试行)》通知 , 是为了响应2021年国家医保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完善四个工作机制中“健全绩效管理与运行监测机制”的要求 。 旨在建立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 , 实现医疗服务行为的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 , 充分利用考核评价成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发挥医保支付“牛鼻子”作用 。
分析江苏省定点医疗机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评价指标 , 我们不难发现指标的考核方向大致在控费、质量、合规性这三个方面:一方面 , 考核维度涉及组织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及效率、控费水平、医院医保管理质量以及任务完成情况 , 促使医疗机构保质保量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任务 , 同时提升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水平以及医保基金控费水平 。
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发力!医院DRG/DIP试点绩效考核多个省市开始推广
文章图片
定点医疗机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评价指标-核心指标
另一方面 , 设置负面清单 , 对低标入院、分解住院、不合理收费、分解费用、高编低靠、推诿病人等情况进行监控 , 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 , 还能进一步打击医保基金违规问题 。
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发力!医院DRG/DIP试点绩效考核多个省市开始推广
文章图片
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发力!医院DRG/DIP试点绩效考核多个省市开始推广
文章图片
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发力!医院DRG/DIP试点绩效考核多个省市开始推广
文章图片
利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考核评价成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充分发挥医保支付“牛鼻子”作用 ,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 但针对各省市“百花齐放”的医保绩效考核指标 , 要积极发现绩效考核指标中不合理之处 , 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 , 同时笔者还望国家层面研究出更加均衡有效的考核模型 , 在全国推广 。
来源|医有数
编辑|杨紫萱买晓飞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