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应求!百亿减肥药赛道烽烟四起,国内知名药企加速围抢!

作者:药融云
随着假期结束 , 相信有不少人会感慨“每逢佳节胖几斤” 。 随着全球肥胖人数的增多、肥胖率的不断上升 , 人们的减肥需求愈发强烈 。 诺和诺德的明星减肥药司美格鲁肽甚至在部分药房出现卖断货的情况 , 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 减肥药爆火的背后 , 折射出了当下减肥药市场或将迎来一次大爆发 。
那什么是肥胖?肥胖又以什么标准来界定呢?超重和肥胖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 , 其根本原因是人体卡路里摄入量高于消耗量 , 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 , 当脂肪储量超过生理正常值 , 逐步演化为超重以及肥胖症 。
供不应求!百亿减肥药赛道烽烟四起,国内知名药企加速围抢!
文章图片
一、超重/肥胖的主流判断标准及健康危害
目前全球判断超重和肥胖的主流标准是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 , BMI) , 该指数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定义 , 超重是指BMI≥25;肥胖是指BMI≥30 。 另外 , 腰围、腰围身高比、腰臀比等指标也是评价肥胖度指标之一 , 可初步评价内脏脂肪堆积情况 , 对健康风险有较强预测作用 。
虽然肥胖整体增加了健康风险 , 但不同的脂肪分布对健康危害的大小也不尽相同 。 若脂肪以内脏脂肪为主 , 较多堆积在腹腔、肚子附近 , 会有更高的健康风险 。 我国通常认为男性腰围大于90cm或女性腰围大于85cm为中心性肥胖 。
供不应求!百亿减肥药赛道烽烟四起,国内知名药企加速围抢!
文章图片
据WHO统计 , 自1975年以来 , 全球肥胖人数几乎增加了两倍;2016年 , 超过19亿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超重 , 其中超过6.5亿人肥胖 , 超过3.4亿5-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 。 肥胖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 。
肥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 , 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 , 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 。 这与动物源性食品、精制谷物和高度加工、高糖和高脂肪食品的消费量增加 , 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久坐、少动等导致的运动量减小有关 。
超重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根据一份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调查结果显示:我国BMI为25.0-27.5与BMI≥27.5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8%和18.5% 。 另一份研究显示:2019年 , 超重和肥胖导致了11.1%的非传染性疾病相关死亡 , 高于1990年的5.7% 。
以上数据不难看出 , 超重、肥胖表现出增长速度快、流行水平高、全年龄段人群都受影响的特点 。 另一方面 , 通过对超重、肥胖进行提早的干预或治疗 , 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是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 , 全球市场对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案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
二、超重/肥胖的干预、治疗策略
超重和肥胖的干预/治疗策略都以减少机体卡路里摄入以及增加能量消耗为基础 , 如增加运动量 , 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 达到能量消耗大于摄入的目的;以及通过如胃旁路术等肥胖外科手术 , 改变胃肠构造以减少脂肪吸收 , 改善整体代谢水平 。
然而 , 通过干预生活方式达到治疗目的是一个漫长且需要毅力的过程;而肥胖外科手术是一种有创手术 , 不能作为治疗的常用选择 , 因此药物治疗凭借着其可预期的疗效以及使用的便利性 , 在肥胖的治疗过程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 。
根据药融云数据库统计 , 目前全球共有10余个药物获批治疗肥胖 , 其中中国获批的药物仅有奥利司他 。 减肥药大致可以分为靶向神经系统和非靶向神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