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森健康:脑出血已不是老年人“专属”,告诉你4个预防措施,让您早受益!

前两天 , 26岁的小王因脑出血被送医抢救 。 小王介绍 , 当时已经头痛一个多星期 , 而且小王之前还有脑出血的病史 。 据悉 , 小王第一次脑出血发生在两年前 , 也就是24岁 。 病因主要是长期熬夜 , 每天只睡4~5小时 。
医生提醒:目前脑出血患者平均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 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熬夜等原因 , 导致本该如初升太阳一般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得了脑出血 。
麦迪森健康:脑出血已不是老年人“专属”,告诉你4个预防措施,让您早受益!
文章图片
脑出血是什么来头?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 , 指的是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 , 是急诊常见的恶疾 , 好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 。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 , 脑出血的比例大概占20%~30% 。 脑出血的好发于大脑半球 , 还有小部分患者发生在小脑和脑干 。
通常脑出血的治疗满意度主要和送医时效性及出血量有关 。
麦迪森健康:脑出血已不是老年人“专属”,告诉你4个预防措施,让您早受益!】如果没有及时治疗 , 可能会危及生命 。 经过治疗后 , 往往还可能遗留残疾 。
如果出血量小 , 患者后遗症一般表现为瘫痪、头晕、头痛或肢体麻木;出血量大 , 患者可能就会出现意识障碍、休克、昏迷、脑疝形成;面积过大 , 脑疝还会压迫呼吸、心跳 , 导致心跳、呼吸停止 。
哪类人群易得脑出血?
麦迪森健康:脑出血已不是老年人“专属”,告诉你4个预防措施,让您早受益!
文章图片
如果不注意预防 , 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罹患脑出血 。 如果患者本身就具有高血压 , 糖尿病 , 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 说明血管壁更加薄弱 , 因此更要加强警惕 。
慢性病的影响方面我们重点来说下高血压 。 临床上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症状屡见不鲜 。 脑动脉接受到血管内部的长期压力 , 可能引起血压急剧上升 。 举个栗子 , 如果不断往气球里面打气 , 最终的结局就是气球爆炸 。 血管也一样 , 不断上升的血压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血管壁破裂 , 引发脑出血 。
高血压患者如果加上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因素的影响 , 患者的血压往往会进一步升高 , 从而加速血管破裂 。
此外 , 有以下几类特征的人群也易得脑出血 。
01生活压力大
现代人接受的信息量大 , 生活和学习压力也大 , 人们常常感到疲倦、头痛和力不从心 。 殊不知 , 长期处于这种亚健康的状态下也可能诱发脑出血 。 因为压力大时脑血管循环不畅 , 就容易加重脑血管堵塞 , 增加血管内压力 。 在情绪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 就可能诱发脑出血 。
02长期应酬喝酒
麦迪森健康:脑出血已不是老年人“专属”,告诉你4个预防措施,让您早受益!
文章图片
酒桌文化与脑出血的发生息息相关 , 长期喝酒不仅容易造成肝功能损伤 , 还可能造成血压升高 , 加速脑部血流 , 导致血管硬化 , 引发脑出血 。 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喝酒对心血管的负面影响尤甚 。
03天气因素
寒冷也是脑出血的诱因之一 。 秋季随着气温下降 , 寒冷时人体血管收缩 , 会影响血液流速 , 造成血压异常 , 也会导致脑出血 。 某些疾病 , 如脑动脉瘤 , 以及部分先天脑血管发育畸形的人群 , 比平常人更容易发生脑出血 , 因此需要多加留意 。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出血?
01控制基础疾病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都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 是脑出血的潜在危险因素 , 因此控制这些疾病对脑出血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
02生活调理
生活调理主要讲讲饮食和睡眠方面 。 饮食上我们需要注意少吃多盐多油的食物 , 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等 。 主动改正吸烟、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 睡眠应规律 , 尽量避免熬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