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小小年纪抑郁,“心灵感冒”该如何防治?|荔枝时评

抑郁症|小小年纪抑郁,“心灵感冒”该如何防治?|荔枝时评

文章图片

抑郁症|小小年纪抑郁,“心灵感冒”该如何防治?|荔枝时评

文/胡欣红
(作者胡欣红 , 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 , 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 ,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 , 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 , 其中半数为在校学生 。 ”前不久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公布了上述数据 。 抑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走进心理科诊室求助的孩子是什么状态?
随着全网关注的胡鑫宇事件盖棺定论 , 其中所暴露出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关注和热议 , “抑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也冲上了热搜榜 , 将抑郁症问题再度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
被称为“心灵感冒”的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 , 成年人患病尚且痛不欲生 , 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们 , 遭遇这样的恶疾 , 状况更是可想而知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青春年少 , 正是活泼好动、积极向上的阶段 , 何以小小年纪就抑郁?个中缘由 , 当然因人而异、不一而足 , 但大多与学业压力和亲子关系等密切相关 。

以胡鑫宇事件为例 , 从发布会通报及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 , 其进入高中阶段后 , 随着学习压力加大 , 明显表现出不适应 , 曾向老师同学表示学习吃力 , 注意力难以集中 , 存在睡眠问题、休息不好 , 并向母亲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 。
胡鑫宇的心理问题是不是抑郁症 , 目前尚无权威结论 , 但其反常表现未引起学校和家庭的足够重视 , 这样的教训却具有普遍性的警示意义——面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 正视并及时介入干预是第一要义 。 令人遗憾的是 , 由于病耻感、专业正规的心理救治和服务机构相对缺乏等因素作用 , 很多有精神心理障碍的孩子 , 并没有得到合适的诊断和治疗 , 这就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
值得欣喜的是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 为了加强青少年抑郁症防治 , 预防抑郁症向低龄化发展 , 教育部已经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 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

不过 ,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不能止于及时发现和治疗 , 更要想办法防范未然 。 一方面 , 学校要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和引导 , 让学生学会积极面对问题 , 及时调整心态 。 尤其是当学生遭遇考试失利、家庭变故等挫折重压时 , 要点对点地予以关怀 , 有效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 。 另一方面 , 学校还要切实转变唯分数的观念 , 相关部门更应该制定并落实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 引导学校摆脱应试教育 ,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压力 ,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负责 。
“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 , 常常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长 , 或者有问题的家庭环境 。 ”珠江医院心理科“青少年情绪障碍门诊”负责人赵久波教授表示 , 青少年的抑郁、双相障碍、焦虑等情绪问题 , 并不是“不开心”“不想上学”这么简单 , 其情绪问题的产生与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的关联度更高 , 占青少年情绪心理问题的一多半 。
这并非危言耸听 。 在教育内卷异常激烈的当下 , 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常常化身为“虎爸狼妈” , 想尽一切办法逼迫孩子学习 。 如果孩子因天赋等因素的限制 , 竭尽全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 时间一长就很容易被压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