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健康报老婆说家里太冷了|陪您过年 | “候鸟”的烦恼

本文转自:健康报
老婆说家里太冷了 ,
没有暖气很不习惯 。
本文转自:健康报老婆说家里太冷了|陪您过年 | “候鸟”的烦恼
文章图片
大年初二本该陪着老婆回娘家 , 但是现在疫情复杂 , 为了响应疫情防控的号召 , 老婆决定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给父母们拜年了 。 但是老婆是北方人 , 过年跟着我回南方老家 , 很不适应 , 天天喊冷 , 还经常打喷嚏 。
本文转自:健康报老婆说家里太冷了|陪您过年 | “候鸟”的烦恼
文章图片
老公 , 给我把热水袋里的水换一下 , 又冷了 。
本文转自:健康报老婆说家里太冷了|陪您过年 | “候鸟”的烦恼
文章图片
要不咱俩出去溜达溜达 , 运动一下暖和一点 。
本文转自:健康报老婆说家里太冷了|陪您过年 | “候鸟”的烦恼
文章图片
不要不要 , 我一点也不想离开被窝 。
一直这样也不行呀 。 我记得之前有专家讲过南北差异的问题 , 咱们都来看看要注意些啥 。
南方北方大不同
本文转自:健康报老婆说家里太冷了|陪您过年 | “候鸟”的烦恼】饮食不同
南北方饮食存在较大差异 。 首先说“饮”:北方寒冷 , 喝茶多以红茶和花茶为主 , 可暖身润胃;南方人偏爱绿茶 , 绿茶性寒 。 再谈谈“食”:南方口味清淡、北方口味厚重;南方多食米 , 北方多吃面 。
北方天气寒冷 , 可适当食用辛辣食物、牛羊肉等 , 有高血压、冠心病基础病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盐分 。 南方口味偏甜 , 高糖分水果较多 ,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糖分 , 另外 , 南方地区富产海鲜 , 痛风患者要尤其注意 。
虽是入乡随俗 , 但应根据个人体质科学调整饮食结构 , 均衡营养 。 另外 , 要适当运动 , 保持心态平和 , 保证睡眠 。
气候不同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 , 容易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 。 寒冷还会使骨关节血液循环不畅 , 导致关节疼痛加重、滑膜炎等 。 因此 , 有以上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 备好常用药 。
南方虽然温润 , 但湿度一般在60%以上 , 而人体理想的环境湿度为45%~55% 。 为防湿气入体 , 可通过泡脚、运动等方式排汗 , 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 也可通过喝粥、茶、汤等食疗方式加以辅助 。
温馨提示:可在家里放个湿度计 , 随时监控室内湿度 , 湿度高时可利用除湿机、空调等除湿 。
保暖方式不同
在北方 , 一般会紧闭门窗 , 靠暖气取暖 , 所以室内空气流通不好 , 室温高且干燥 , 容易造成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不适 , 医学上称之为“暖气病” 。
预防“暖气病”需注意以下三点:
控制好居室温度和湿度(室温18℃~24℃ , 湿度45%~55%为宜) 。
多开窗通风 , 最好早晚各一次 , 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0.5小时 。
适当户外锻炼、运动 。
南方冬天以湿冷为主 , 常以空调、电热毯、热水袋和暖宝宝贴抵御寒冬 。 但有时用了这些取暖“神器” , 身体会“莫名其妙”长出水泡 。 其实 , 这些水泡是由于低温烫伤引起的 。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引起的慢性烫伤 。
预防低温烫伤需注意以下两点:
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 , 尤其是患糖尿病、脉管炎、脑卒中后遗症及长期卧床的老年人 。
使用电热毯时 , 温度不要调得过高 , 也不要整夜使用;使用热水袋时 , 可用毛巾包上 , 避免整夜放在被窝里 , 也不要使热源表面直接接触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