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鼎新之道,巧解患者“心结”

4月19日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完成了第3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手术 。
该例手术患者傅莲(化名)的“心结”也终于被打开了 , 此时她内心的感动和喜悦溢于言表 。 要知道 , 就在手术前几天 , 傅莲还因为病情困扰而一筹莫展 。
“心慌得很呐 , 心跳也快 , 喘不上气、吃不了饭 , 睡不好觉 , 还一直咳嗽 。 ”据她儿子介绍 , 3个多月来 , 傅莲就一直被这些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整日郁郁寡欢 。 眼看症状一直未缓解 , 焦心如焚的家人带着傅莲到河南某医院就诊时才被告知心脏有问题 。 “医生当时的诊断是心肌肥大、心脏瓣膜病 。 ”傅莲的儿子说道 。 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 , 傅莲的家人带着她找到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刘金平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
“现在好了 , 等身体恢复了 , 我就可以像以前一样照顾孙子了!”做完手术之后的傅莲紧紧握着刘金平的手 , 感激涕零 。
“实际上在我国 , 像傅莲这样患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瓣膜病变的老年患者还有很多 。 ”在冠心病、瓣膜病及大血管病外科治疗颇有建树的刘金平告诉健康界 , 瓣膜病是典型的结构性心脏病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鼎新之道,巧解患者“心结”
文章图片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刘金平
“结构性心脏病是指任何心脏结构的异常及任何与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 , 除了上述提及的心脏瓣膜病 , 还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等 , 其中瓣膜病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的热点之一 。 ”刘金平介绍 ,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来临 , 结构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主动脉瓣狭窄每年发病率150/100万人 , 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发病率为300/100万人 , 同时 , 经过药物治疗的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仍高达50% 。
在以往 , 瓣膜病只能通过开胸手术换瓣 , 但由于创伤大、风险高且恢复慢 , 许多老年患者无法耐受 , 只能选择保守治疗 , 患者预后效果不佳 。 自2002年Cribier完成了第一例人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 , 结构性心脏病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发展最快速的方向 。 曾有专家预言 , 无论是国际或者国内 , 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可能是介入性心脏病学的第四个里程碑 。
“手术无需开胸 , 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 对于高龄患者来说 , TAVR是瓣膜病常用的治疗手段 。 ”刘金平对这项前沿技术赞不绝口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鼎新之道,巧解患者“心结”
文章图片
刘金平带教查房(左一)
目前我国具有独立开展TAVR能力的中心并不多 , 而且对手术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非常高 。 在刘金平的带领下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TAVR技术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 , 例如完成了湖北省首例高龄双瓣置换术后主动脉瓣TAVR手术以及华中地区内首例四叶主动脉瓣TAVR手术 。 在常规开展的微创双瓣及三瓣膜手术当中 , 二尖瓣反流修复率高达98% , 微创修复达90%以上 。
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 , 刘金平都归功于一支默契度极高、实力雄厚的多学科团队支持和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 。
精准血管成像探“凶险”
TAVR技术难度高 , 手术操作复杂 , 手术风险高 , 需要多科室的团结协作 , 这对医院的综合救治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CT血管成像图像进行的测量评估是TAVR手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
“你看 , 傅莲的肺部和主动脉CT成像显示‘双肺坠积性改变、心脏扩大、二尖瓣钙化灶 , 并考虑升主动脉瘤可能 。 ”每周一上午 , 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门诊二楼都能看到刘金平与影像科主任徐海波一起讨论患者病情的场景 , 这能够让刘金平的临床决策路径更加清晰 , 诊断更加精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