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厨房里的中药:利水利湿退黄玉米须,通络活血下乳丝瓜络

隐藏在厨房里的中药有很多 , 今天介绍的这两味也是“垃圾桶”的常驻——玉米须和丝瓜络 。 不过最近它们翻红了 , 前者跻身茶饮行列 , 而后者 , 红的有些意外!
隐藏在厨房里的中药:利水利湿退黄玉米须,通络活血下乳丝瓜络
文章图片
1.玉米须
隐藏在厨房里的中药:利水利湿退黄玉米须,通络活血下乳丝瓜络】玉米的原产地在南美 , 而我国直到明朝末年才开始广泛种植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玉蜀黍 。 “玉蜀黍种出西土 , 种者亦罕 。 ”“米调中开胃”;”根叶主治小便淋沥沙石 , 痛不可忍“ 。 可惜 , 其中并没有关于玉米须的记载 。
隐藏在厨房里的中药:利水利湿退黄玉米须,通络活血下乳丝瓜络
文章图片
《本草纲目》:玉蜀黍种出西土 , 种者亦罕 。 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 , 亦似薏苡 。 苗高三四尺 。 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 。 苗心别出一苞 , 如棕鱼形 , 苞上出白须垂垂 。 久则苞拆子出 , 颗颗攒簇 。 子亦大如棕子 , 黄白色 。 可炸炒食之 。 炒拆白花 , 如炒拆糯谷之状 。
前人认识到玉米须的药用价值是有更早记录的 。 早《本草纲目》140多年的《滇南本草》中便有关于玉米须的详细介绍 。 作者兰茂更是在文末写道:“未可视为弃物而忽之也” 。 可见当时的人也还没有注意的玉米须的功效 。
隐藏在厨房里的中药:利水利湿退黄玉米须,通络活血下乳丝瓜络
文章图片
《滇南本草》:玉米须味甜 , 性微温 。 入阳明胃经 , 宽肠下气 , 治妇人乳结红肿 , 或小儿吹着 , 或睡卧压着 , 乳汁不通 , 红肿疼痛 , 怕冷发热 , 头痛体困 。 新鲜焙干为末 , 不拘多少 , 引点酒服 。 其功神速 。 未可视为弃物而忽之也 。
中药玉米须:禾本科植物玉蜀.的花柱和柱头 。 味甘、淡 , 性平;归肾、肝、胆经 。 有利水消肿 , 利湿退黄的功效 。 现代研究发现 , 玉米须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 还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 。 此外 , 玉米须还有利胆、降压的作用 。
玉米须甘淡渗泄 , 功能利水渗湿以消肿 , 并能利水而通淋 。 单用玉米须大剂量煎服 , 或与其他药物配伍 , 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及膀胱湿热之小便短赤涩痛 。 玉米须与白术、茯苓等配伍还可治脾虚水肿 。
隐藏在厨房里的中药:利水利湿退黄玉米须,通络活血下乳丝瓜络
文章图片
玉米须能利湿而退黄 , 药性平和 , 故阳黄、阴黄均可配伍使用 。 治疗湿热阳黄 , 单味大剂量煎汤服 , 或与金钱草、郁金、茵陈等配伍均可;若寒湿黄疸 , 可与附子、干姜、茵陈蒿等药同用 。
2.丝瓜络
丝瓜 , 属葫芦科植物 , 在我国的种植时间也不是很长 , 李时珍称其“唐宋以前无闻” 。 确实 , 在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中并没有关于丝瓜的记载 。 夏、秋二季丝瓜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 , 除去外皮、果肉及种子 , 剩下的维管束即中药丝瓜络 。
隐藏在厨房里的中药:利水利湿退黄玉米须,通络活血下乳丝瓜络
文章图片
《本草纲目》:丝瓜 , 唐宋以前无闻 , 今南北皆有之 , 以为常蔬 。 ……嫩时去皮 , 可烹可曝 , 点茶充蔬 。 老则大如杵 , 筋络缠纽如织成 , 经霜乃枯 , 惟可藉靴履 , 涤釜器 , 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 。 ……丝瓜老者 , 筋络贯串 , 房隔联属 。 故能通人脉络脏腑 , 而去风解毒 , 消肿化痰 , 祛痛杀虫 , 及治诸血病也 。
丝瓜络味甘 , 性平;归肺、胃、肝经 。 有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的功效 。 现代研究发现 , 丝瓜络中要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 , 有镇痛、镇静、止咳、降血脂和抗炎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