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反复头晕眩晕?脑科医生:不一定是脑子有问题,病根有可能在耳朵( 二 )

  • 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耳聋等听力问题。如果耳聋、耳鸣等症状是随着眩晕一起出现的,就不能考虑是单纯的耳石症了(耳石症可以合并于其他前庭疾病,如梅尼埃病合并耳石症等),因为病变不仅影响了平衡,还累及了听力系统。当然了,在发病前即存在的耳鸣耳聋,且本次眩晕出现前后又没有明显变化,就另当别论了。
  • 肢体麻木、无力等活动及感觉障碍。耳石症的“病根”在耳朵,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引起胳膊腿的明确问题,特别是偏身的麻木无力,就更不考虑病在耳朵了,要高度怀疑是脑子的问题。不过,有些时候耳石症病人也可以因为反复头晕,病人觉得虚弱,行走不稳,轻飘无力,但没有明显的偏身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神经科或耳鼻喉科的医生来进一步判断了。
  • 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这个道理和偏身无力一样,耳朵问题不会引起言语障碍。反复眩晕的病人,特别是伴有反复呕吐的人,因为不舒服不愿意讲话或讲话时声音很低,但绝对不是不能讲话,或者讲话不清楚(大舌头),更不会有喝水、吃东西时的吞咽苦难或呛咳。如果出现,就要考虑病在脑子。
  • 行走不稳,手脚笨拙。上文说了,耳石症病人可以自觉“不稳当”“轻飘飘”,但是,一般不会像喝多了酒一样的左摇右摆,不会出现持物不稳,甚至简单的拿笔写字,拿筷吃饭都完成不了的情况,如果出现,也要考虑其他问题(共济失调)。当然喽,很多刚刚发病的耳石症,别说起床活动了,就是头稍微挪动一下都受不了,但是,如果你让他们在眩晕发作得间期去拿个东西,比如拿杯子漱口或拿纸擦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共济失调的病人就有可能无法完成这类简单动作。
  • 持续眩晕。BPPV的眩晕是“阵发性”的,并且与头位明显相关的,即头动(起躺、翻身、仰头低头等)则眩晕,数秒缓解,不动则不眩。如果头部固定不动,甚至坚持起床后仍持续的眩晕,那就很可能不是BPPV了,如果合并上述四点中的一点考虑相应问题,如果单纯持续性眩晕,需要排除前庭神经炎。
如果眩晕伴随了以上情况,就极可能不是BPPV了,而是中枢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CPPV),甚至是脑血管病、脑肿瘤、脑炎或美尼尔病、前庭神经炎等其他疾病了。也是就是说,这种情况可能出现了小脑、脑干等中枢神经系统或内耳的其他问题,这里涉及很多种且不同系统,不同病因的疾病,因篇幅有限,此后作者会逐步会为大家一一介绍。
什么原因引起了耳石症/BPPV?
耳石症的具体病因,截至目前医学界并不十分明确,但是,随着人们对于此类疾病认识的提高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引起耳石症的可能原因有:头部外伤、耳部手术、炎症、耳部其他病变(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等)、动脉硬化、血管痉挛、钙代谢异常、血糖、尿酸升高、高血脂等。更有研究表明,BPPV与骨质酥松症相关,其根本原因还是与维生素D及钙盐的代谢相关,这也就不难解释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了。
即便如此,临床上找不到明确原因的耳石症仍然占大多数(50%-97%)。
此病为什么叫做“耳石症”?
很多人到门诊看病,被诊断耳石症时,都禁不住会问:“什么是耳石症?”“耳石症就是耳朵里有小石头?”“耳石和耳屎一样吗?”

疙瘩|反复头晕眩晕?脑科医生:不一定是脑子有问题,病根有可能在耳朵
文章插图
首先,“耳石”不是“耳屎”。耳石是内耳里的一种正常结构,存在于耳朵深处(中耳)的一个叫做椭圆囊(或球囊)囊斑的地方,它在维持人的正常内耳平衡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它从自己的正常岗位上脱离出去瞎晃的时候,才会引起眩晕症状。如上图,就像是一把碎果仁撒在果冻上一样。耳屎(耵聍)则是耳朵靠外的外耳道里的分泌物混合着杂质形成的。所以它们不是一回事,耳屎在鼓膜外的外耳道,耳石在鼓膜内的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