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以为自己身体好 , 肾还能经得起折磨 , 于是通宵达旦、夙夜不归 , 等到最后肾衰竭、尿毒症的时候才叫苦不迭 。 害了自己不说 , 还让家人也蒙上了痛苦的阴影 。
文章图片
据统计 , 我国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0.8% , 其中有1%的人会进阶到终末期肾病 ,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尿毒症” 。
迄今为止 , 尿毒症无药可救 , 也没有其他方法能有效逆转尿毒症 。 尿毒症患者只能一边做终身透析 , 一边等待着遥遥无期的换肾手术 。
可即使最后等到了换肾手术 , 又要花100万元左右的人民币做肾移植手术 ,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 , 这笔钱就是天文数字……
接下来 , 一位尿毒症患者会阐述自己的患病过程 , 她的忏悔或许能为不珍惜身体的人敲响警钟 。
文章图片
忽视小病、三次无知 , 如今靠透析活命
蒋小姐 , 今年37岁 , 从肾病开始到现在 , 已经过了7、8个年头了 。 在这些年里 , 蒋小姐从慢性肾炎过渡到尿毒症 。
而她的经历是众多肾衰竭患者共同拥有的 , 极具代表性和反思意义 , 希望对大家有警示作用 。
无知之一 , 发现苗头不上心
2014年 , 蒋小姐刚过完30岁的生日 , 他的丈夫带着她来到了售楼中心 , 定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套商品房 。 虽然面积不大 , 但是这是二人共同努力了好几年的见证 , 双方都非常幸福 。
有了房子后 , 蒋小姐和丈夫就计划要一个可爱的宝宝 。 努力了一个月后 , 蒋小姐成功受孕 。 在宝宝12个星期的时候 , 蒋小姐来到医院做了第一次孕检 。
结果发现 , 蒋小姐的尿蛋白含量超标 , 达到了2+ , 但是没有其它症状 。
医生说 , 只一个尿蛋白的指标暂时无法判断是什么问题 , 但是尿蛋白过高和肾脏病变肯定脱不了关系 , 于是医生建议蒋小姐 , 每个月最好去肾内科复查 。
但是蒋小姐不这么认为 , 她想自己平时非常健康 , 连个感冒都没有 , 尿蛋白过高应该没多大问题 , 并没有将医生的话放在心中 。
无知之二 , 症状初显 , 依旧松懈
又过了两年 , 蒋小姐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体检 , 在体检单上 , 蒋小姐看到自己的尿蛋白依旧是2+ , 血压升高到了150mmhg/95mmhg , 血肌酐达到了123μmoI/L 。
给蒋小姐体检的医生看到了这张报告单后 , 告诉蒋小姐:请你一定要去肾内科检查 。
蒋小姐非常犹豫 , 这时她的婆婆告诉她 , 这肯定是她最近太累了 , 又带孩子又上班 , 到时候给她找个中医调理一下就没事了 。
【血液|一位尿毒症患者的忏悔:忽视小病、三次无知,如今只能靠透析活命】蒋小姐转念一下 , 道理确实是这样 , 于是她再一次忽略了自己的情况 。 后来确实有喝中药 , 只不过坚持了两个月便放弃了 , 其实此时蒋小姐的肾功能 , 只剩下50%不到了 。
无知之三 , 终究要为自己付出代价
又过了1年左右 , 蒋小姐的单位又组织了一次体检 , 这次蒋小姐的血肌酐翻了两倍之多 , 她也产生了明显的不适感 , 这时她才感到害怕来到了肾内科做检查 。
医生给她做了肾脏B超 , 结果非常不理想 , 她的双肾已经重度萎缩 , 而且医生说可能已经没办法进行药物治疗了 , 肾衰不可逆!
9个月后 , 蒋小姐再一次测量了血肌酐 , 发现血肌酐的含量高达600μmoI/L , 医生说她这种程度的肾衰竭已经可以介入透析治疗了 , 可是蒋小姐一直选择保守治疗 。
- 肾脏|治疗尿毒症,这几个误区注意避开,以免耽误病情
- 血管|血液黏稠度高的原因和危害,该如何改善?
- 血液|在家自测血糖注意几点事项
- 血液|高血糖有什么危害?饮食上做到二戒,用好四个方法,有助于降血糖
- 习惯|为什么“尿毒症”越来越多?提醒:远离5个习惯,可保护肾脏
- 方法|“肌酐高”是肾衰初期信号吗?2个方法降肌酐,或预防尿毒症
- 症状|身体2处“隐隐作痛” ,留个心眼,尿毒症或在找机会“下手”
- 肾脏|这5个不良习惯,可能是尿毒症“催化剂”,希望你没有
- 脑梗死越来越多,医生提醒:不吃药,做到这7点改善血液循环
- 黄酮素|抗血栓,平时多吃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