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一次关键突围 铸就亚专业精品品牌( 三 )


除早会机制外 , 梯队建设在更多维度展开 。
针对年轻医生专业素养的培育 , 医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 带动年轻医生参加全国大型专业学术会议 , 鼓励投稿 。 据悉 , 在骨科全国性会议上 , 该院骨科团队尤其是年轻医生投稿量及发言量多年来位居同级医院前列 。
此外 , 医院出台专门机制 , 加大年轻医生的内培和外训力度 。 截至目前 , 通过内培方式培养的骨科在读博士有2名 , 占团队人数10%;外培方面 , 与北上广多家知名医院建立培训联络机制 , 2021年底完成了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合作升级 ,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其合作重点之一即着力于培养骨科青年骨干人才 。
不仅如此 , 年轻医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也被提上了日程 。 汪学军告诉采访人员 , 早日做到独当一面是作为外科医生的使命 , 为此科室采取三步走:新进医生进科室先轮岗2年 , 每个亚专业组半年 , 期间跟随组长“看”手术;2年后选定亚专业方向 , 成为正式组员 , 组长“带着做”手术;随着其经验的积累 , 在一定的阶段 , 一人一议经科室科学评估后 , 可进入“看着做”手术乃至“放手”做主刀的阶段 。 “放手不放眼 , 是基本原则 。 ”
种种传帮带措施下 , 成大附院骨科团队呈现出较为完整的老、中、青三代梯队生态——
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李开南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兰海教授、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委员汪学军教授、四川省医学会运动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员晋教授等多位元老担纲领衔;胡正霞、彭超、郑江等硕博士医生担任小组长的亚专业小组带头人 , 已成长为团队的中流砥柱;多名“90后”新进医生组成的专业小组成员 , 正在成为青年一代的新力量 。
值得一提的是 , 亚专业8个专业小组中有4名小组长为“80后” , 占据了半壁江山 。 “通过这10多年历练 , ‘80后’医生已在各自专业领域独当一面了 。 临床上他们主刀手术为病人解忧 , 学术上他们也受到了认可 , 陆续进入了国家及省级骨科相关专业领域的委员名单 。 ”兰海教授表示 。
结语
谈及下一步规划 , 兰海教授称将在骨科手术微创化、智能化上继续发力 , 在保持先发优势基础上持续深耕 。
在他看来 ,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骨科病种的变化 , 过去以创伤为主 , 未来以骨病为主 。 “骨病作为慢性病 , 未来需要纳入全流程管理 。 这要求医院骨科主动完善全流程管理机制 , 做好早期骨病干预 , 以减少骨病终末期病例;手术上微创化 , 通过精准治疗降低老年并发症人群的术后痛苦 。 ”
【技术|一次关键突围 铸就亚专业精品品牌】另一个计划是依托综合大学的平台优势 , 与学校高等研究院合作开展医工交叉研究 。 据李开南教授介绍 , 目前已立项建设成都大学医用机器人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下一步 , 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 , 拟在医用生物材料研发、运动与智能康复项目等研发方向发力 , 让临床医学院与高校材料学、力学、工程学、信息化学科等进行进一步的交叉和融合 , 为实践健康中国、助力智能医学产业化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