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普|关爱肾脏,警惕药物性肾损害

(来源:北京药监)
由药物、化学物质或生物毒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及功能损害 , 并具有相应临床过程的一类疾病 , 称为中毒性肾病 。 由于这类疾病大多数均由药物毒性所引起 , 故又称之为“药物性肾病” 。 药物性肾病是药源性疾病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 。
01
肾脏容易受到药物损害的原因
肾脏容易受到药物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 。
肾脏血流丰富 肾脏的血液供应占全身的25% , 而肾脏的重量只占人体体重的0.4% , 故肾脏是人体内血流量最丰富的脏器 。 大量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随血液流到肾脏 , 对肾脏产生直接毒性作用 。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积较大?肾脏的这一特征增加了药物在体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上沉积的机会 , 同时也增强了药物对肾小管的直接毒害作用 。
肾脏耗氧量大肾脏组织代谢活性高 , 需要充分的血液和氧供应 。 在缺血、缺氧情况下 , 肾脏对药物的敏感性会增强 , 因此会增加产生药物性肾损害的可能性 。
肾小管的逆流倍增机制?肾小管对水有重吸收作用 , 药物在肾小管腔内被浓缩 , 药物浓度升高并持续蓄积 , 进而引发中毒性肾病 。
低蛋白血症及肾功能不全原就患有肾病或肝病者 , 易因低蛋白血症 ,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降低 , 药物的游离部分相应增加 , 从而增加药物从肾脏的排泄量 , 造成肾损害 。 如患者肾功能不全 , 则会因某些药物不能经肾脏正常排出 , 在体内蓄积 , 而引起药物性肾损害 。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肾储备能力减退 , 且常存在潜在肾病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 , 同时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发生感染 , 如用药不慎 , 极易发生肾中毒病变 。
02
【血液|科普|关爱肾脏,警惕药物性肾损害】容易导致肾脏损害的药物
容易导致肾脏损害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7类 。
抗菌药物
几乎所有类别的抗菌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肾损害 。 抗菌药物引发的肾损害有些与用药剂量不当有关 , 还有些与患者是否为该药的过敏体质有关 。 常易导致肾脏损害的抗菌药物如下:
●青霉素类?此类药物既可能造成肾小球损害 , 也可能造成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 。
●头孢菌素类 此类药物造成的肾脏损害以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 。
●氨基糖苷类?此类药品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 , 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 该类药物较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更容易造成肾损害 。
●其他类? 除上述抗菌药物外 , 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等也都可能造成肾损害 。
解热镇痛药
感冒药、止痛药等都可能造成肾损害 。
这一类药物可能造成肾病综合征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 该种情况肾损害的产生常常与过敏或者肾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
化疗药物
如阿霉素、顺铂、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博来霉素、亚硝基脲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等都具有肾毒性 。
此类药物常常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移植患者等 。 临床上 , 医生会积极水化、碱化尿液 , 或根据药物浓度调整剂量等以减少药物肾毒性 。
利尿剂
所有利尿剂都可能诱发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 其中 , 乙酰唑胺和氨苯蝶啶还可以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 , 引发血尿和肾功能衰竭 。
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掌握利尿剂应用指征和合适的剂量、疗程 , 以减少该类药物肾损害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