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癌症越早发现越好,院士却不建议人人做癌症筛查,原因是什么?

清明节|癌症越早发现越好,院士却不建议人人做癌症筛查,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清明节|癌症越早发现越好,院士却不建议人人做癌症筛查,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清明节|癌症越早发现越好,院士却不建议人人做癌症筛查,原因是什么?

“老李 , 干嘛去啊?”
“上医院做个癌症筛查 , 这人老了 , 得有防癌意识 , 你也可以抽空去检查一下 。 ”
“做那玩意儿干嘛?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嘛?”
“听说没?隔壁老赵就是没检查 , 癌症晚期 , 人不到60就走了 , 你可别不当回事儿!”
“癌症嘛毕竟是少数 , 真得病不还是去医院 , 这好端端的做检查 , 对身体也不好 。 ”吴大爷坚持己见 。
李大爷的苦口婆心显然没有被吴大爷认同 , 看到他一脸不屑 , 李大爷也收了念头 , 不再劝说 , 敷衍两句后 , 急匆匆赶往医院 。
癌症检查 , 究竟应不应该做呢?
一、癌症越早发现越好
数据显示 , 2020年 , 全世界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 。 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 , 每6人中就有一人死亡 。
而在我国 , 形势同样严峻 ,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数据统计有延迟 , 该数据是2016年全国癌症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06.4万 , 死亡病例241.4万 ,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了十万分之一 。 从2000年到2016年 , 中国地区除食管癌 、胃癌、肝癌等少数癌症之外 , 大部分癌种的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连续升高 。

?数据显示 , 临床治疗中 , 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仅达40.5% , 癌症的早期和晚期之间隔开的 , 就像是患者的“生命线” 。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 , 早期肿瘤可以看作局部疾病 , 手术根除加上术后治疗 , 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 , 降低复发率 , 而癌症一旦到了晚期 , 就会演变成全身性疾病 , 肿瘤的压迫、侵入、转移等 , 可能对患者全身任何组织造成负面影响 , 有时副作用的威胁可能远超过肿瘤本身的危害 。 由此可见 , 早期癌症比晚期更好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也表示:癌症病人发现得越早 , 治疗得越早 , 治疗效果越好 ,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癌症病人生存率的问题 , 必须从早诊早治开始 。
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 ,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 。 早筛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意义重大 , 规范性筛查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早期癌变 , 缩短治疗周期 , 提高治疗效果 , 增加治愈率和生存率 。 现阶段 , 除了胃镜、病理活检、磁共振、CT、检测肿瘤标志物等早筛技术外 , 还有一些新研发的技术或将实际应用 , 比如:人工智能云诊断技术 。

?二、韩启德院士:不建议健康人做癌症筛查
自中国在癌症高发地区 , 推广癌症早筛政策以来 , 癌症的早诊率、治疗率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 对抗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 早筛的重要性也渐入人心 , 然而有一个声音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
2016年 , 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在参加“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的演讲中表示:并不提倡健康人群做癌症筛查 。
此话一出 , 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 对此 , 韩启德院士做出了更加全面的解释:从1990年到2013年 , 中国癌症新发患者增长81% , 这个现象助长了早筛的“成果” 。 但是癌症的成因是复杂多变的 , 早筛在多数情况下 , 可能只是发现了原本就存在的不会增长、进展缓慢或不具备触发条件的懒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