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辟谣:关于老花眼的三大谣言,别再被骗了

本文转自:北青网
这种尴尬你是否似曾相识?
看报纸、看手机 , 手臂要伸老远 , 脑袋还要往后仰 , 才能看清;
家里随处可见的老花镜 , 就怕用的时候找不到;
外出需要看东西 , 发现没戴老花镜……
老花眼虽然“不要命” , 但却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 加之老花眼越来越年轻化 , 因此成为时下备受关注的“疾病” 。 网络上有关老花眼的解读更是随处可见 , 但哪些解读是真哪些是假呢?如何科学应对老花眼?
老花眼只属于老年人?
错!38岁-48岁已有初老花症状
虽然老花眼又称为老视 , 但是老花眼并不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根据《中国伴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屈光不正患者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家共识(2021年)》显示 , 目前全球有近四分之一人口受老视的影响 。 到2030年 , 因人口老龄化 , 全球将约有21亿老视人群 。 ①
近年来 , 不少中年人甚至青年人也遭遇了“老花危机” 。 《老视手术矫正——第五次浪潮》一书中指出 , 老视通常在38岁左右出现 , 发病高峰为42岁-44岁 。 ②
老花眼是一种生理现象 , 伴随年龄的增长 , 我们的晶状体硬化 , 弹性减弱 , 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能力减退 , 近点远移 , 造成近距离读小字越来越困难 。
据专家共识 , 一般老视前期在35-45岁 , 老视早期在45-52岁 , 老视晚期或绝对性老视是指年龄>52岁[1] 。 同时 , 眼科专家们也发现 , 目前38岁-48岁的人群 , 已经有很多出现了初老花的症状 , 但是大家还未察觉 。 即使察觉了 , 老花患者也普遍认为老花眼不用治也治不了 , 实际上这些都是认知误区 。
近视的人老了以后不会有老花眼?
错!年轻时近视 , 老了也会老花
不少人认为 , 年轻时近视 , 老了不会老花 。 但其实 , 近视和老花不能抵消 。 有人既近视又老花 , 需要同时准备近视镜和老花镜 。
专家辟谣:关于老花眼的三大谣言,别再被骗了
文章图片
郑历
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院长
“近视和老花是两码事 , 致病机理完全不同 , 是会同时存在的 。 随着年龄增加 , 生理性调节减弱 , 眼睛睫状肌调节功能下降 , 即使近视眼也会出现视物容易重影或串行、眼睛酸胀等一系列老花的症状 。 这也引申出当代中青年人屈光不正矫治的现状 , 即自己已经是近视 , 却又要迎来老花的困扰 。 ”
40岁不会得老花?
错!通常在38岁左右就会出现
虽然叫“老花眼” , 但研究显示 , 老花眼通常在38岁左右就会出现 。 40岁以后 , 随着眼睛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变小 , 睫状肌调节能力逐渐降低 , 老花眼的发病概率会更高 , 并在42-44岁左右迎来发病高峰 , 而几乎所有人在52岁时都会出现老视症状 。
人还年轻 , 眼睛却老了 , 这些人也被称为“视觉初老族” 。 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普及 , “用眼过度”成为他们视力健康的隐忧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年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截止到2020年12月 , 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 , 40岁以下网民超过50% , 其中30-39岁网民占比最高 , 为20.5%③ 。 中老年人群对近中距离视物需求越来越高 , 但同时 , “老花眼”带来的近中距离视物困难也越来越明显 。
老花眼治不了 , 只能戴眼镜?
错!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还有一部分人出现“老花眼”后不加重视 , 放任不管或随便配一副老花镜 , 这样的做法也不正确 。
专家辟谣:关于老花眼的三大谣言,别再被骗了
文章图片
王铮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广东省区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