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古今名医应用黄芪经验大盘点( 三 )


马某便请来陆仲安诊治 , 陆仲安诊脉后说:“此易事矣!饮以黄芪汤 , 如不愈 , 唯我是问 。 ”胡适服中药数月 , 果然痊愈 。 这时 , 胡适对中医治疗仍然有疑 , 便去走访协和医院 , 医院的西医进行检查后 , 大诧云:“果愈矣!谁为君谋?用何药?”胡适便把服用中药的实情告诉了他们 。

著名西医俞鸿宾托人到胡适住处抄出了全部药方 , 并将药方缀作一文 , 刊登在丁福保主编的《中西医药杂志》上 。 药方为:生黄芪四两、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木瓜三钱、西当归三钱、酒黄芩三钱、法半夏三钱、杭白芍四钱、炒于术六钱、山萸肉六钱、参三七三钱、生姜二片 。 此方系民国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初诊之方 。
胡适病愈后 , 曾在林琴南送他的一幅画上题一篇文章 , 其主要内容为:“我自去年秋季得病 , 我的朋友是学西医的 , 总不能完全治好 。 后来幸得陆先生诊看 , 陆先生曾用黄芪十两、党参六钱 , 许多人看了摇头吐舌 , 但我的病现在竟全好了 。 现在已有人想把黄芪化验出来 , 看它的成分究竟是什么?何以有这样大的功效 。 如果化验的结果 , 能使世界的医药学者渐渐了解中国医与药的真价值 , 这不是陆先生的大贡献吗 。 ”

药理实验表明 , 黄芪有明显利尿作用 , 对实验性肾炎的动物 , 可使蛋白尿减少 , 肾病减轻 。 大剂量黄芪能延迟蛋白尿和高胆固醇症的发生 。 与党参配伍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及糖尿病有效 。 这些实验结果与《中药学》教材中所言黄芪“益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何其相似乃耳 。
邓铁涛:黄芪补益调压
国医大师邓铁涛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 将黄芪的功效归纳为:陷者举之、升者平之、攻者补之、瘫者行之、表虚固之 。 陷者举之 , 如脏器下垂 , 重症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 可取黄芪30克 , 与枳壳3克反佐之 , 加入四君子汤中 , 一升一降 , 以升为主 , 以降辅之 。
升者平之 , 升者血压升高也 。 邓老治疗气虚痰湿型高血压 , 重用黄芪和温胆汤治之 。 邓老的体验是:黄芪轻用则升压 , 重用则降压 。 治疗低血压 , 喜用补中益气汤 , 方中黄芪不超过15克 。 治疗痰湿型高血压 , 喜用黄芪合温胆汤 , 方中黄芪必在30克以上 。

攻者补之 , 邓老认为胎死于腹中 , 已成“邪实” , 是虚中夹实证 。 邓老用王清任加味开骨散 , 重用黄芪120克 , 外加针灸 , 一剂而死胎下 。
瘫者行之 , 邓老认为偏瘫、截瘫均属气虚夹瘀证 , 他推崇王清任补阳还五汤治之 。 其体验为:凡气虚血瘀之偏瘫 , 用补阳还五汤 , 都有疗效 。 而他所拟制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强肌腱力饮(黄芪60~120克 , 党参、白术、甘草、当归头、陈皮、柴胡、升麻、五爪龙、何首乌、枸杞子) , 就是以黄芪为主药的经验效方 。 其黄芪用量从45克到120克或达240克;治疗一例截瘫 , 黄芪用至360克 。

表虚固之 , 固表就是“实卫” 。 凡属气虚之盗汗、自汗者 , 均可用玉屏风散 , 其用量比例为:黄芪12克 , 防风3克 , 白术15克 。 可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 , 或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 。
邓老认为 , 使用黄芪的指征应为:舌淡胖有齿印 , 脉虚大或寸弱 。
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 , 我师其法 , 用之得当 , 确有奇效 , 试作归纳 , 介绍如下 。
1
陷者举之
重用黄芪以升陷 , 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重症肌无力、肌肉萎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虚下陷者 。
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 , 升举无力 , 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 , 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