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古今名医应用黄芪经验大盘点

黄芪|古今名医应用黄芪经验大盘点

文章图片

黄芪|古今名医应用黄芪经验大盘点

文章图片

黄芪|古今名医应用黄芪经验大盘点

文章图片

黄芪|古今名医应用黄芪经验大盘点

文章图片

黄芪|古今名医应用黄芪经验大盘点

文章图片

黄芪|古今名医应用黄芪经验大盘点

黄芪是一味临床使用率极高的中药 , 业内有“十药八芪”之说 。 其应用之广泛、功效之卓著 , 为历代医家所称道 。

李时珍说:“耆者 , 长也 。 黄耆色黄 , 为补药之长 , 故名 。 今俗通作黄芪 。 ”(《本草纲目》)今就名医用黄芪的经验作一简述 , 以冀加深理解 , 适时选用 。
李东垣:黄芪补中益气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脾胃派(补土派)的代表人物 , 其代表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 。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 , 而百病生焉 , 岂一端能尽之乎?”又说:“若饮食不节 , 损其胃气 , 不能克化散于肝 , 归于心 , 溢于肺 , 藏于肾 。 ”由此阐发了“有胃气则生 , 无胃气则死”的道理 , 认为元气乃人生之本 , 脾胃则是元气之源 , 进而提出“内伤脾胃 , 百病由生”的“脾胃论”主张 , 并拟定出以补益中气、健脾益胃为功效的新方——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调中益气汤 , 此三方均以黄芪为主药 。

《内外伤辨惑论》中用黄芪的方子计10首 , 对黄芪的功效最恰当的描述是“补中益气” , 而与之相配的是白术、人参 , 可谓补益中气的三把斧;升提阳气时 , 必配升麻、柴胡;东垣用黄芪 , 又必加陈皮以佐之 , 以防黄芪补而壅滞 , 岳美中先生说 , “这是东垣一大发明 。 ”
李东垣对于内伤热证 , 不随时俗 , 提出“甘温除大热”新论 。 他说:“受病之人 , 饮食失节 , 劳役所伤 , 因而饱食内伤者极多 , 外伤者间而有之 , 世俗不知 , 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 , 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 , 而反泻心肺 , 是重绝其表也 , 安得不死乎?”他认为这是“无阳以护其营卫 , 不任风寒 , 乃生寒热 , 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 ”由此 , 他提出“当以甘温之剂 , 补其中 , 升其阳 , 甘寒以泻其火而愈 。

《内经》曰:“劳者温之 , 损者益之 。 盖温能除大热 , 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 。 ”而甘温之剂的代表方就是补中益气汤 。
王清任:黄芪补气化瘀
王清任是清代革新医学家 , 所著《医林改错》载方33首 , 其中用黄芪者15首 , 用黄芪命名或以黄芪为君药者10首 , 黄芪最大用量八两(黄芪桃红汤:生黄芪八两、桃仁三钱、红花二钱 。 主治产后风) , 最小用量五钱 。
虽然全书没有黄芪专论篇 , 但他的主导思想是补气化瘀 , 他说:“元气既虚 , 必不能达于血管 , 血管无气 , 必停留而瘀 。 ”故借黄芪大补元气 , 以促血活 , 如补阳还五汤、足卫和荣汤、黄芪桃红汤、黄芪赤风汤、可保立甦汤等;其中以补阳还五汤为代表 , 该方重用黄芪四两 , 大补脾肺之气 , 配以活血之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等 , 被后世医家推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第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