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类风湿结节与痛风结节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陈医生告诉你

脾胃|类风湿结节与痛风结节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陈医生告诉你

文章图片

脾胃|类风湿结节与痛风结节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陈医生告诉你

文章图片

脾胃|类风湿结节与痛风结节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陈医生告诉你

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在一些地方很相似 , 例如都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以及身体都会出现结节 。 患上类风湿与痛风都会使身体出现结节 , 但类风湿结节与痛风结节两者之间却又很大的区别 , 那么该如何区分辨别两者呢?下面陈医生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1、形状不同
类风湿性结节是一种比较硬 , 且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结 。 结节直径为几毫米至三、四厘米 , 质地坚韧 , 无压痛 。
痛风结节呈黄白色 , 突出的大小不一 , 刚形成时不会像类风湿结节那般剪影 , 而是呈现出比较柔软的小米粒 。 然后后面慢慢的会变的像石头一样坚硬 。 小的痛风结可以小到跟米粒一样 , 但是大的痛风结节会长到如鸡蛋般大小 。



2、形成原因不同
类风湿结节是由局部小血管破裂和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因子沉积引起的 , 吸引了大量的巨噬细胞 。 此外 , 类风湿结节大多是对称的 。
痛风结节是由于尿酸盐浓度过高 , 沉积在软骨、关节滑膜、肌腱和各种软组织中 , 引起慢性异物反应 。 尿酸结晶形成后 , 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包围 , 形成异物结节 。



3、好发位置不同

【脾胃|类风湿结节与痛风结节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陈医生告诉你】类风湿性结节一般形成在指伸侧、肘部、鹰突等关节的摩擦或突出位置 。 部分类风湿性结节处于胸膜、心包表面、心内膜等内脏摩擦较多的位置 。 内脏深处形成的类风湿性结节也称为深部结节 。
痛风结节的形成与尿酸盐有关 , 所以除了血脑屏障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外 , 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可以形成痛风结节 。 痛风结节的常见生长位置是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的组织 , 如耳轮、第一跖趾关节、手指和肘部 。

4、影响不同
类风湿结节主要伴有活性关节炎和其他关节外病变 。 随着疾病的控制或缓解 , 类风湿结节也可以减少或消失 。 因此 , 类风湿结节可作为临床疾病变化的观察指标之一 。
痛风结节本质上是尿酸盐结晶 , 相当于尿酸盐库 。 血液中尿酸盐升高 , 沉淀晶体形成痛风结节;血液中尿酸盐浓度降低 , 痛风结节开始溶解 , 补充尿酸盐 。 因此 , 一旦形成痛风结节 , 就会增加尿酸治疗的难度 。 同时 , 生长在关节周围的痛风结节会压迫关节 , 刺激和侵蚀骨骼 , 导致关节畸形 。 如果痛风结节上的皮肤受损 , 也会导致感染和坏血症 。

不管是类风湿结节还是痛风结节我们都无法确切的用肉眼进行区分 , 因此当我们身体出现异样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相关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 从而判别是什么原因导致身体不舒服 , 然后对症下药 。 患者切不可自行诊断自行到药店购买药物 , 轻者可能是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 重者会加重病情甚至是引发其他的疑难杂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