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消毒片的危害( 二 )


还有 , 必须注意的是 , 84消毒液和二氧化氯一样 , 也不能与洁厕灵同用 。 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 , 不仅导致消毒失效 , 氯气的毒性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医用酒精最常用 , 一般场合可用
医用酒精特指的是浓度为75%的酒精 。
酒精可以让蛋白质变性 , 因此具备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 然而 , 低浓度酒精的杀灭作用差 , 而高浓度酒精会让微生物表面的蛋白质过快凝固 , 酒精无法深入其中 , 效果较差 。 实际研究发现 , 浓度在75%附近的酒精 , 具有很强的杀灭效果 。
二氧化氯消毒片的危害
文章图片
细菌和病毒是两类不同的生物 , 医用酒精对于细菌的杀灭作用很强 , 对病毒却未必 , 甚至对很多病毒无效 。 新冠病毒由于病毒外有蛋白质包膜 , 因此可被酒精杀灭 。
洗手液与“杀菌洗手液”
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勤洗手、用流动的水洗手20秒以上 , 对于病毒传播的阻断有一定作用 , 可以与其他防护手段结合使用 。
在所有的洗手产品中 , 含有“杀菌剂”的洗手液格外受青睐 。 然而 , 与医用酒精一样 , 洗手液中的杀菌剂 , 对于病毒也未必管用 。
常见的洗手液 , 一般所用的杀菌剂(或抑菌剂)是两类 , 一是含氯的酚类 , 代表物质是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还有一类是季铵盐类 , 代表物质是苯扎氯铵(BAC) 。
在一些科学测试中 , PCMX和BAC都可以对部分病毒起到杀灭作用 , 比如常见的流感病毒 。 不过 , 实验所用的浓度往往较高 , 并且消灭效果与病毒的类型关系很大 , 比如对另外一种常见的病毒HIV , 这些杀菌剂就只是凑凑热闹而已 。
免洗洗手液、手部消毒产品的有效成分比较多样 , 有些是酒精 , 有些是西曲氯铵、次氯酸等 。 可以把它们作为不方便流水肥皂洗手、且手部没有明显变脏时的替代手段 。
过氧乙酸性价比高 , 但稳定性差
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 , 很多人听说了过氧乙酸的威名 , 它成为给公共场合消毒的主力军 。
过氧乙酸具有超强的氧化性 。 通常情况下 , 过氧乙酸只需要配制成浓度为0.005%左右的水溶液 , 就可以用于消杀 , 并且几乎可以在一分钟内杀灭一切病毒 , 效率很高 。
然而 , 过氧乙酸也有个很显著的缺点 , 那就是稳定性较差 , 很容易发生分解 。 作为一种危险品 , 市面上很难直接购买过氧乙酸 , 并且对大多数人来说 , 配制过氧乙酸溶液也不现实 。
过氧乙酸也有一定的腐蚀性 , 使用时务必注意安全 。 但是对生活中的各类设备均不会造成显著影响 。
物理消杀方法 , 需要考虑场合
一般来说 , 物理消杀病毒的方法无外乎两种 , 一是用光 , 通常是紫外光;二是用热 。 绝大多数病毒对于紫外光与高温都是敏感的 。
相对而言 , 高温杀毒在家用环境中的操作性较高 , 比如一些物品可以用热水煮一煮 , 衣物可以用标签所示的最高温度洗涤 。
二氧化氯消毒片的危害
文章图片
圆圈中的标志表示 , 最高洗涤温度为40℃丨李小葵
紫外光是一类操作简单的消杀方法 , 在实验室中 , 通常只需要开启紫外灯 , 即可对操作台面进行消毒 。
不过 , 目前家用的紫外灯设备 , 通常都不是为了消杀设计 , 它们发射出来的紫外光 , 波长也未必适用于消杀病毒 。
并且 , 紫外光的副作用很大 , 它会产生诸如臭氧在内的很多有毒有害物质 , 并可能直接引起人体伤害(暴露20分钟即会出现电光性眼炎和皮炎) 。 因此 , 并不建议用紫外灯作为家庭消毒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