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携手,北京海淀1800余人转运河北集中隔离!近期为何出现核酸“假阳性”?官方解读

京冀携手,北京海淀1800余人转运河北集中隔离!近期为何出现核酸“假阳性”?官方解读
文章图片
5月23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 有媒体采访人员提问 , 近期 , 国家卫健委提出要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 , 方舱医院的建设是不是意味着疫情变得严重了 。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 , 建设方舱医院绝不是疫情严重的信号 , 而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 , 应对过程中做到以快制快、有备无患 。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 , 准备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 , 一方面可以最短时间内迅速的扩充救治床位 , 减少对于正常医疗资源的占用 。 而且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做到“床等人” , 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 ”郭燕红表示 ,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 , 既保证了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 又保障了老百姓正常医疗服务 。
近期为何出现核酸检测“假阳性”?
郭燕红介绍 , 尽管核酸检测的特异性为100% , 但在实际工作中 , 实验室可能因实验过程的操作造成污染而导致"假阳性" 。
京冀携手,北京海淀1800余人转运河北集中隔离!近期为何出现核酸“假阳性”?官方解读
文章图片
污染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扩增产物的遗留污染 , 在大规模筛查时样本量大、停人不停机 , 每轮扩增检测之间的清洁可能不到位 , 同时也无法保证每个扩增管完全密闭 , 可能出现"假阳性" 。 二是样本之间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交叉污染 。
此外 , 还有个别实验室未按照规定履行对初检阳性结果的工作程序 , 造成"假阳性"的情况 。
上述这些情况 , 并不意味着核酸检测面对奥密克戎毒株的灵敏性有所下降 , 核酸检测依然是检出新冠病毒的关键技术手段 。
北京本土感染者+63
多起聚集性疫情存在传播风险
5月23日 ,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3场新闻发布会上 ,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 , 5月23日0时至15时 ,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4例 。 自5月22日发布会后(5月22日15时至23日15时) , 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63例 , 管控人员58例、社会面筛查5例 。
↓滑动查看详情↓
京冀携手,北京海淀1800余人转运河北集中隔离!近期为何出现核酸“假阳性”?官方解读
文章图片
刘晓峰介绍 , 目前在部分区的区域核酸筛查中仍然发现社会面未管控病例 , 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隐匿传播风险 , 疫情形势严峻复杂 。 海淀区友谊社区、复兴路32号院 , 东城区东方广场等聚集性疫情存在传播风险;丰台区新增病例主要为岳各庄市场相关集中隔离和封控区人员 , 疫情趋缓 。
海淀友谊社区检出19例阳性
1800余人转运河北隔离
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丹介绍 , 5月22日15时-23日15时 , 海淀区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例 , 其中 , 管控人员12例 , 社会面筛查检出2例 , 已全部转入定点医院治疗 。
肖丹提醒 , 近日 , 海淀区海淀街道友谊社区已连续检出19例阳性人员 , 与多个家庭之间的聚会和聚集性娱乐活动有关 。 “希望大家严格遵守居家防疫规定 , 尽可能减少小区内活动 , 不聚会、不聚餐、不串门、不出游、不扎堆 , 让海淀最大限度‘静下来’ 。 ”
23日晚间 , 北京海淀通报 , 为最大限度降低社区传播风险 , 有效遏制疫情蔓延 , 切实保障居民生命健康 , 经疾控部门研判 , 社区居民需进行集中隔离 。 海淀区迅速行动 , 安排转运车辆100辆 , 在车内人员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基础上 , 对友谊社区1800余人进行转运 。
京冀携手,北京海淀1800余人转运河北集中隔离!近期为何出现核酸“假阳性”?官方解读
文章图片
按照“应转尽转、应隔尽隔”原则 , 落实北京市最新防疫政策 , 先执行7天集中隔离 , 期满后按照疾控部门评估意见 ,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将继续进行7天居家隔离 , 具体措施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 。